小说123

小说123>清平乐村居完整版 > 第192页(第1页)

第192页(第1页)

即使如此,自家进度也快村里人很多,加之有三个帮工,进度肉眼可见。安儿扶着犁,已经成年的牛在前头缓缓行进,身后留下一道深色土沟,苏婉提着篮子跟在一旁捡草根石块。看着又有两个伯伯扛着锄头来说话,安儿笑道:“爹做里正就有这么多人来巴结,当官的想不受贿可真难!”这话说的,很是有些三观不正,不过是庄户人家的一些小心思,又不涉及伤害他人利益,且说,连这点小殷勤都无法抗拒,以后做官面对权钱交易、财色交易如何能抵抗。“你可是欠抽了?”苏婉淡淡问道。“哎哟,我的好姐姐,”安儿虚虚挥舞鞭子打在旁边的空地上,正减缓速度的牛来了精神,他稳稳扶犁,笑道:“我就感慨世人势利,爹也是,就应该从一开始就拒绝来说闲话,这一说两不说的,可不就下地了嘛!”“再说,我可是不觉得这样好,以前也没见他们对老里正如此殷勤啊,不过是看我和大哥读书考科举,想搞好关系,以便日后扯虎皮做大旗。”安儿耸耸鼻子,道:“爹如果开了这先河,日后不仅别人说嘴,也影响说事的公允。”说到这里,突然精神大震,低声道:“不行,晚上回去我要跟爹好好说说。”苏婉警告道:“这不过是大家的一点小心思,你把心放正,让我知道你心思不正,有你好受的。”“知道知道。”安儿觉得好笑,二姐也太疑神疑鬼了,道:“二姐,你回吧,这日头大,别一会儿晒黑了。”苏婉看着太阳,估计十点左右,想着中午还要送饭没再坚持,回家时背了一背篓草。张氏也念叨:“家里又不是忙不过来,这草你爹傍晚回家割一背篓也够羊吃一天了。”“全当锻炼身体。”苏婉笑说,“中午吃啥饭?”“吃米饭,安儿昨晚就在念叨。”杏儿嚷嚷:“现在又没好菜,吃面吧,我二哥就是馋的。”暮春时节,多的是野菜,说没菜也是相较于夏秋时节,蔬菜种类不丰富,可即便如此,中午还是做了四道菜,凉拌野菜、洋芋炖鸡块、剁椒炒鸡蛋,还有一道白菜粉条烧排骨,都是下饭菜。这伙食,在村里是顶顶好的,苏婉将饭送到地头时,帮工纷纷念叨破费了,“在你们家吃过饭,日后去其他家帮工,饭都不香喽!”安儿甩着手走来,笑道:“好吃叔叔就多吃点,米饭不如面顶饱呢!”苏婉见他甩手,拉过一看,掌心三个水泡红亮发光,“死要面子活受罪。”帮工的一看连忙惊呼,“这可是写文章的手,下晌我扶犁,你回家歇着。”苏长青倒是无所谓,起几个水泡而已,又不是啥大伤口。苏婉有些心疼,不过,她没插嘴,看安儿自己决定。安儿倒是平静,他只是初扶犁没经验,再说,有点武艺傍身,这点小伤口还真没放在眼里,就是有点发愁晚上如何练字。吃过饭,安儿不跟着一道回家,苏婉心里是高兴的,只是到底心疼人,回家早早翻找出膏药等着给弟弟涂。张氏知晓儿子手磨出水泡,叹一口气道:“让他知晓干农活不容易也好,免得养成个不知辛苦的性子。”继而说起丈夫当年下地情形。彼时,苏家还未分家,三兄弟住在一个院子,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大伯哥从不下地,二伯哥又时常往府城跑,家里能下地的壮劳力也就是当家的。买了牛之后,全凭当家的在地里干,女人家,力气到底不如男人,因此,耕地扶犁都是丈夫一人来。那时候也是掌心磨得水泡摞水泡,还没办法休息,张氏就在犁把手缠上布条,可没两天,那布条就被血水脓水染得不成样子。“你爹咬着牙一声不吭,后面慢慢熟了,手上茧子也厚了,才没磨出水泡,自打那以后,但凡家里说分家,我都不反对。”张氏低声跟两个女儿道:“我心疼你爹,分家地少咱自家找人来犁还轻省哩。”杏儿嘴快道:“我奶就没说啥?”“能说啥,一提找人来犁地,你大伯母二伯母就吵吵着乱花钱。”觉着在女儿面前说长辈的不是不大好,张氏感慨道:“这不分家就是心思散!”苏长青犁地的手艺就是那时候练成的,及至后来分了家,二侄子下地时,他手把手教犁地,苏志刚才少受罪。傍晚,苏志刚才就着廊檐下晒的不太凉的水洗了手脸准备吃饭,隔壁传来安儿鬼哭狼嚎的声音。“啊,轻点轻点~”“不挑了我不挑了,就这样放着吧。”他笑道:“肯定是给安儿挑水泡呢,比我三叔还倔,扶了半天的犁起了一手泡,愣是一声不吭。”老爷子看着隔壁方向沉默,半响道:“家里又不是没人,非要叫人去地里。”这还埋怨上儿子了,李氏听了很不得劲儿,温声道:“现在吃点苦也没啥,省得以后不知道家计艰难。”想当年,她儿子满手泡还要继续犁地呢,老头子现在倒是知道心疼人了。苏志刚过去看了一回堂弟,安儿右手裹成了熊掌。傍晚回家,他掌心的水泡已经开始渗脓水,苏婉用盐水帮着清洗过后,用针挑破水泡,清理脓水后敷上药膏,用白布缠起来。清理脓水时安儿嚎叫了一回,那个痛,当真是让自诩男子汉的人也是涕泗横流,裹手掌时又嚎了一通,“我还要悬腕练字呢,裹成这样怎么练啊?”苏婉心疼又好笑:“练字停两天,现在这样也握不了笔。”“练字贵在坚持,一停就手生了。”安儿看着熊掌一样的手,欲哭无泪。“那你用左手练,记住那种感觉。”苏婉开玩笑,见到二堂哥来,还以为有事。苏志刚是来送药的,“跟商队跑的时候在南边买的,明儿涂这个。”摸着堂弟的发顶安慰:“这个药效果好的很,涂两天叫好了。”安儿泪汪汪摇头,想摆脱头顶的大掌,“二堂哥,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去摸旻逸的头吧!”跟在爹屁股后面来三爷爷家的旻逸立马抱住脑袋,道:“摸头会长不高,我不要当小矮子。”一通稚言稚语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看着大家都乐呵,苏志安更心酸了,他的手啊??????从三叔家回来,苏志刚还跟老爷子商量去给三叔家帮忙,结果,苏长青家的春耕比他家结束的还早。主要是家里不靠卖洋芋卖番薯挣钱,因此,就种一二亩供自家吃,余了种番豆、菜籽、番麦等,耕种时节不一样,春耕结束的自然早。倒是四月中旬,苏婉种的蒜薹能吃了,苏家很是出了一回风头。原本只是实验,苏婉也没多种,只在西院占了半片菜园子。昌平冬日冷,未免种下的蒜被冻坏,苏长青还出面买了些麦秆编成草帘挡寒。开春后掀开草帘子,蒜苗已经长了有一寸长。当初栽蒜时,地垅起的好,苏婉直接将窝了一冬的农家肥顺着地垅撒了一层,又时时浇水,不过四月初,已是偶见抽薹的蒜薹。十几天的光景,温度上升的快,蒜薹也是嗖嗖长,眼见最先长出来的一批蒜薹再不掐就老了,苏婉才动手。“这蒜薹,府城都少见呢,也就大酒楼能吃到,没想到还真种出来了。”张氏边掐蒜薹边感慨。掐蒜薹简单,用针将包裹蒜薹的叶皮划开,直接从根部一掰,嫩嫩的蒜薹折断的声音很是清脆,偶尔还有汁水溅出来,落在手背上凉丝丝。不过这项活计比较废腰,不能蹲在地里,只能弯腰干。兖州盛产蒜薹,苍山大蒜更是贡品,蒜薹是精贵的蔬菜,一般人家吃不起。去年秋,苏婉栽蒜准备抽蒜薹也是一时兴起,主要是她发现昌平有大蒜,且大家也习惯吃面就蒜,但却没蒜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