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试种一茬还真成了,成了不说,因水肥到位,长得还不错。“今年秋家里多种些,明年卖蒜薹。”苏婉拎着一把蒜薹在半空甩,笑道:“大哥和安儿走仕途,咱家不能开铺子做买卖,就直接卖地里产出,也符合耕读人家的名头。”日子好,儿女出息,即便为人含蓄,张氏也不掩饰心情,笑眯眯道:“看你爹回来咋说,有你跟你爹在,志栋和安儿读书的花用是不愁的,也就成亲聘礼是大头,成亲后他们的日子自己过。”杏儿坐在菜园子外,将掐出来的蒜薹仔细扎成小捆,以备送给家里亲戚尝尝鲜,听这话笑道:“看娘你说的,昨儿还念叨要给大哥和二哥多攒点家业呢!”“也给你们准备嫁妆哩。”听小女儿语气酸酸,张氏补充道:“你还能多准备几年,你二姐却是要快了。”杏儿看一眼苏婉,挤眉弄眼怪笑道:“给杨伯娘家也送一把,前几日二哥还说康毅哥送了一大包草决明给他泡水喝呢!”苏婉还不知道有这事儿,皱眉问道:“啥时候的事儿,我咋不知道。”杏儿支支吾吾,“就前一段时间吧,二哥没细说呢!”苏婉嗤笑,这“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神态,“你收了什么?”杏儿摇头,“我没收,”后面声音明显弱了下来,“是二哥带给我的。”苏婉直起腰身,将手里蒜薹甩到菜园外的草帘子上,将手指骨节按得“啪啪”作响,咬牙道:“这次又是什么?”见她眼睛喷火,杏儿缩着脖子弱弱道:“两本画本子。”“现在就看话本,我看安儿也是皮松了。”苏婉怒。见二姐误会,杏儿连忙解释,“不是话本,就是画了画的本子,有山水有花鸟。”一听是画画的本子,苏婉的怒火消了一大半,不过还是告诫道:“别乱收人东西,拿人手短不知道?”“是二哥收的。”杏儿极力撇清自己。苏婉心下暗气张康毅,这人可真是,她现在正是说亲的年纪,总有媒婆来,甚至有府城的官媒来提亲,这人就火急火燎,不是去鸡场帮忙,就是在家里人面前各种花式献殷勤。以至于老爷子现在都赞不绝口,还反过来嫌弃她挑剔。苏婉真真是气煞也!中午家里做饭,蒜薹炒肉丝、蒜薹回锅肉、蒜薹炒鸡蛋,蒜薹特有的香味不仅充斥灶房,更是在院子缭绕,饭做好给隔壁送了些,又是得了老爷子一通念叨。晌午做饭,从隔壁飘来的香味他早闻到了,看到碗里的“绿树棍”问道:“做了啥哟,中午香的旻逸都不回来吃?”“炒了蒜薹,您老尝尝味儿如何。”见三碗都是蒜薹,老爷子念叨:“这种出来省得点吃啊,一顿就做这多,也不怕吃腻了。”这可真是,苏婉直接拿起筷子,给老爷子的碗里每样菜都拨了两筷头,接着将菜碗摆得离老爷子远远的,道:“您老怕吃腻就少吃点,剩下的给我奶和堂哥堂嫂吃。”老爷子目瞪口呆,李氏、苏志刚、杨氏纷纷憋笑。“你,你个难缠精,我就念叨两句??????”老爷子捏着筷子指着苏婉道:“以后给你说个厉害的婆家。”一说起婆家,苏婉边摆正菜碗边道:“您老可别再收康毅哥的东西了,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亲事八字还没一撇呢,万一以后没成,不好还人情。”老爷子有些心虚,主要是张康毅给他送东西很是投他所好,那宣笔、徽墨,澄心堂纸,还有那端砚,试问哪个读书人能抗拒这些东西的诱惑?他不过也是俗人矣!“那是给学堂夫子的,我不收岂不好,再说,我不收你大堂哥也不好收,没得叫人以为咱家与你张军大伯家有龌龊呢!”所以,您老为了些文房四宝就胳膊肘朝外拐啦!这话苏婉倒是没直接说出口,再说张康毅那人为人,真真是八面玲珑,从不授人话柄,即便给家里送东西,名头正的很。给老爷子送东西,就打着支持村里学堂的名义,送笔墨纸砚,还给学堂捐了五十本启蒙书,为了督促孩子们练字,捐了好些笔墨和纸,村里谁不说他仁义。考虑到她爹里正的身份,也不知如何与商队谈判,今年村里的果子有商队来人收。得知此事已定,她爹组织全村开会,叮嘱各家好好照料果树,眼见秋天摘果子后各家又是一笔进项,她爹能不感激张康毅。苏婉就觉得,估计都不用等到六月,家里人除了出门在外的大哥和不想太早成亲的她,其余人都被张康毅“攻陷”了。对两小的,安儿是读书人,且喜欢书画,就搜罗字帖名画,这不杏儿也得了两本画本,里面是好几位有点画技的秀才所做的山水、花鸟画,勉强算是画作合集,做个绣图花样参考倒也成。扎好的蒜薹,大伯、二堂哥、族长、老里正等有些交好的人家每家两捆,就是魏小妹家、李秀儿家也送了一捆,余下的就是府城舅家、秦府、二伯家,堂姐家等也送了些。安儿休沐回家见状,将新鲜野菜、木耳干菌并蒜薹收拾了一篮子送给知府大人。“是不是太简单了,听说有人给知府大人送了半扇猪呢!”张氏觉得给知府大人送,这些东西有些看不过眼,加两只鸡也好呀。安儿摆手,道:“娘你可别说了,那半扇猪最后都给知府衙门的大灶做饭了,知府大人一口没吃,卫叔叔说了,以后送东西,超过一两银子一概不收,就是肉蛋也是给知府衙门的大灶用。”他送这些是给后衙的,太精贵了人肯定不收,再说这蒜薹也算精贵物,要不是他了解卫叔叔喜欢吃鲜菜,估计都送不进去。苏婉问道:“地里还有些,再长几天就能掐了,要不要给你忘年交好兄弟也送点?”“算了,送去都老了,不过二姐你今年多晒点干菜,到时候送干菜。”想到在京城琼林书院念书的大哥,安儿羡慕得都嫉妒了,问道:“要不给大哥送点,京城有蒜薹也是贵的要死,大哥肯定舍不得吃。”“送是能送,就是家里剩的不多了,给你大哥送不给秦府送失礼,单送蒜薹又简薄。”张氏不是没想过给长子送,只是着实感觉不大够,就没提。听娘这样说,安儿摆手道:“那算啦,等明年多种些再送,大哥在京城吃不到,我做弟弟的代劳吧,一样的。”“代劳什么?”归家“大哥,你回来了!”苏婉杏儿很是惊喜,安儿却缩着脖子悄咪咪后退三步。时隔大半年未见,苏志栋气质与离家前大为不同,以往好似一把未经打磨的剑,利光逼人,是能吸引人第一眼就注意的存在。现在却像一块久经岁月的暖玉,温润明雅,于无声处气韵勃发,无法令人忽视,也不会引人忌惮。看着身量也高出不少,一身青竹长衫,于院中淡笑而立,颇是有些大家公子的风范。安儿本还怕被大哥说教,见人如此气度,大叫着蹦出通堂飞奔而去,“大哥,你咋变这好看了?”在人面前站定,上上下下扫视好几回,就像要看看自家大哥是不是被人顶替了。苏志栋笑摸弟弟脑袋,道:“在家可有好好照顾爹娘和你大姐二姐妹妹?”“有,我还帮爹犁地了呢!”安儿仰着脑袋自得,好像以往不喜被人摸脑袋的人不是他一样。张氏眼含热泪,一手捂嘴,招手道:“快进屋,也不提前捎个信儿,早知道让你爹去府城接你。”苏志栋笑着进屋,背上的包袱早就被安儿接过,他道:“晌午到府城的,去师父家问安后便回了,我爹呢?”“你爹去果园了,饿不饿,想吃啥,娘给你做。”张氏兴奋又激动,以至于有些慌乱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