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在纸上写下“龖”
字,问道:“殿下可知此字?”
朱瞻基:“………”
你这是秀儿附体了吗?
望着纸上两个“龙”
字,朱瞻基嘴角抽搐。
此刻,他忽然后悔,觉得似乎错杀了纪纲。
若能等到祖父问过纪纲那句“解缙还活着吗?”
之后再处置纪纲就好了。
"即便张懋的头脑一般,也应该能明白这话吧?"
朱瞻基心中暗想,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身边的张懋。
------------
见朱瞻基没有回应,解缙略作停顿,拿起朱瞻基写有汉语拼音的纸张核对一番后,在“龖”
字上标注了“dá”,并依照朱瞻基的指导加上了声调。
做完这一切,解缙满怀期待地看着朱瞻基,又问了一遍:"殿下,现在这个字该如何发音?"
朱瞻基嘴角抽动了一下,无奈地说:"得啊龖。
"
听闻朱瞻基准确地拼出了读音,解缙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但随即他又灵机一动,提起笔迅速写下一行字:
“飝,虪,齺,魕,爧,蠿,齺,虪,爨,軉。”
"殿下,这些字如何?"
朱瞻基无言以对。
这家伙是想证明自己比别人读的书多吗?
看着纸上那些既生僻又复杂的字,朱瞻基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了祖父为何要冒着被指责的风险,也要处理掉这位号称大明三百年来最博学之人。
这情商也太高了吧。
仅仅是因为读书多就想在领导面前炫耀一番,彰显自己的学识远超领导。
你是认为每位领导都心胸宽广,还是觉得领导能力不足,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显示领导无知?
干脆让阁下您来担任这个职位好了。
还好这是他,不然以他的情商,在现代估计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作为背景板存在。
见到朱瞻基沉默,解缙并未感到意外,毕竟这些字里有几个是他编纂《永乐大典》时,在一些罕见的孤本中才发现的,普通人根本无缘接触。
要是朱瞻基认识这些字,倒显得奇怪了。
想到这里,解缙再次提笔,为这些字逐一标注汉语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