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提出了购国之策。
购国之策惊艳了荀谌,因为荀谌是一个天生且彻头彻尾的阴谋家。
他天生就喜欢琢磨人心,把弄人心。
但他自己都认为这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
真正的正道是像他哥那样,更擅长营造大势,积聚与经营实力,成就阴谋所无法抹去的优势。
跟荀彧比起来,荀谌有些时候是自卑的。
所以他才会如此乐于牺牲自己,保全与成就他的亲哥。
而购国之策,却让荀谌看到了他的能力能发挥的极限。
那甚至是丝毫不输于他哥能发挥的作用的领域。
可即便如此,在裴绾生涩并稚嫩的在绍宝地盘上实施他的购国之策的时候,荀谌却忍住不曾给他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如同荀氏的舍弃袁氏的原因,他并不认为绍宝的地盘可以提供购国之策所需要的舞台。
购国之策需要所实施的地方相当长时间相对的和平和安稳。
而在荀谌看来,绍宝麾下三派内斗不止的情况,必然会导致这股势力快速崩坏。
他更看好阿瞒。
更看好能在阿瞒的地盘上,施展他毕生所学,实现他能想到的阴谋之道最极致的成就——谋国之道。
所以从祝祭出城,他就在开始算计。
他算计到自己这些人一定会被拦截。
他算计着随许攸归曹营,算计着帮许攸立功。
他算计着让许攸自以为是自己想法的向阿瞒提议请立周庙。
他的算计,才不是为了帮随季与裴绾。
他最终的目的是影响阿瞒对此事的态度。
保裴绾,不过是保购国之策后续执行的一枚会很好用的棋子。
甚至阿瞒看见的那块标价牌,都是他在离开邺城周庙前,故意悄悄扔下的。
而阿瞒抵达邺城周庙祭拜前的撒扫,也是他故意控制着别去打扫瓷坊与书坊。
他有信心阿瞒一定会注意到书瓷二坊,因此他也有信心一定能诱惑到阿瞒。
果然不出他所料,阿瞒入他算中。
兖州因征粮引发的叛乱当然不是他的手笔,却依旧在他算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按照阿瞒治下的形式,这种事不可能不出现。
阿瞒果然如他预料的,在对比下发现了周庙的优势,开始请立周庙。
并且将他和裴绾作为了这次请立周庙后续计划的重要棋子。
至此,他的筹划接近圆满了。
但头一次,他对自己自幼倾慕的哥哥生出了怀疑。
因为他哥太重家族,因为他哥虽有大才却有投机心理。
荀文若如果不坚定的站在小朝廷这边,那他的计划将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