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光荣与梦想伴奏 > 第276章(第1页)

第276章(第1页)

『&ldo;当然啦,&rdo;霍甫金斯站起来,又为自己倒了一杯酒,和气地说,&ldo;也有很多好的职位不需要干特别多的工作。现在的问题无非是为你找到适当的位子。&rdo;』

沉默的一代确实相信这个。在他们的人为的同志情谊外表下存在着一种基本的天真想法,一种安徒生式的信念:认为由于某种超自然的理由,那些看着时钟谁时下班的人将会获得大家所谓的&ldo;美好的生活&rdo;,&ldo;通情达理的美好生活&rdo;,&ldo;正当而完满的生活&rdo;。霍甫金斯辩解说,&ldo;总要有人干工作。&rdo;而汤姆也同情地回答说,&ldo;我知道。&rdo;总要有人,但不是他。他可不是被逼赶得神经病的那号人。

『&ldo;我不愿意放弃时间。我是在讲老实话。我想要这笔钱。没有人比我更爱钱。但是我这种人可不能永远晚上干,周末也干,诸如此类,没完没了。我猜想工作也许还包合更多的东西。我不是那种可以全种贯注去干工作的人‐‐我没法使自己相信我的工作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rdo;』

五十年代的汤姆们相信所有伟大的发现已经做完,所有伟大的梦想已经实现,全部巨大的财富已经到手,他们可以心安理得,一周上五天班,每天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拨弄一下技术和处理一些专门性的事,同时把他们大部分精力花在作职业性的兴趣上面‐‐做礼拜、公众活动、&ldo;了解&rdo;孩子们、高尔夫球、少年棒球联赛、和贝特西一起过着满意的生活,一起在家里铺设水管子。这一切都将是他们的,只要他们在毕业前找到合适的招工人员签订合约,报名参加那竞争者的洪流,大摇大摆地沿着消费的超级公路前进。正如一位社会评论家所指出的,颇有重要意义的是大学生不再谈论&ldo;照章办事&rdo;,而是说他们&ldo;心中有数&rdo;。他们也意识到这个数会因时而变,但他们确信,到时候会有人告诉他们该怎样办的。

人们不大谈论出卖了。已经没有必要。他们从一开始就在羁绊之中,就象中世纪的青年人受寺院约束一样,他们受着美国方式的约束。对他们来说,在他们毕业后等候着他们的世界既不冰冷,也非无情,当然更无敌意。在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刊物《代达鲁斯》里,一名院士报告说:&ldo;在当前这一代大学生当中,占主导的特征是他们对眼前的日常生活以及对未来的展望都感到无比心满意足。对他们的健康、未来职业、家庭关系、国内和国际社会的状况、他们享受安全而幸福的生活的可能性,没有几个人感到担心。&rdo;即将毕业的四年级学生对现状准备双手拥护,必要时还要捍卫它:他们愿意守法、纳税、服兵役并且参加投票,虽然投票以后,他们也就再也不去关心政治。他们愿意在衣着、言语,信仰、择友、头发长度,而且尤为重要的,愿意在思想方面,服从社会的要求。而作为交换条件,他们可以获得美好生活中的一切权利与优惠,这就是说,获得经济上的保障。

就是这样的一桩买卖,真使学生们的老师震惊。经受过贫困和法西斯考验而幸存的美国遗产似乎要被那些年青的傻大个子所背叛,他们宁可牺牲理想去换取貂皮把手的啤酒罐头刀和十四开金的赊购牌【美国商店发给有赊购帐的顾客的金属小牌,凭此标记,顾客购物时可不用付现款。‐‐译者】,他们同意艾森豪威尔将军给知识分子所下的定义:&ldo;一个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人。&rdo;

在纽约的罗德夫&iddot;肖罗姆犹太寺里,刘易斯&iddot;纽曼法师把袭劫衬裤的恶作剧归咎于麦卡锡主义。他论证说,这个威斯盛星州参议员把&ldo;对重大问题的严肃讨论或发表不同意见变为危险的事,&rdo;于是学生们只好&ldo;通过愚蠢而不体面的&lso;偷袭&rso;宿舍来发泄他们抑制不住的精力。&rdo;这未免言过其实,但也多少有点道理。严肃的讨论即便不是绝对的风险,但差不多在每一层有组织的社会里,都是肯定受不到鼓励的。一名喷气推进工程师被逮捕了,除了他曾经是罗森堡夫妇的朋友外,显然没有任何其他理由。欧文&iddot;拉铁摩尔在一个国会调查委员会被控犯了七次假誓罪。【拉铁摩尔于1952年和1954年两次受控告。最后一次控告于1955年被驳回。】国务院禁止到共产主义国家旅行。美国在联合国的雇员开始作为&ldo;危害安全的人物&rdo;,而被解雇。麦卡伦-沃尔特移民法的通过简直是保证到美国各大学讲学的欧洲学者都要当众受到屈辱。

麦卡锡这时得意已极,差不多每个星期都传来蹂躏自由思想的新消息,多思善感的学生几乎难免不作出这样的结论:唯命是从受到奖赏,而信奉异端则受到惩罚。华盛顿成了麦卡锡同敌人搏斗的主要战场,而在社会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里都在进行着各种规模的有声有色的冲突。比如说在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市,就有人建议公共图书馆把被称为共产党人或有同情共产党嫌疑的人所写的书都盖上红色标记,这引起了一场风波。持这种主张的人的首领是当地的家庭妇女默特尔&iddot;格拉索克&iddot;汉斯太太。《纽约时报》报导说,汉斯太太&ldo;从来不以有文学造诣和博览群书而自居&rdo;。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她对书籍里面的阴谦诡计没有一些相当肯定的看法。她提出一分有嫌疑的作者名单,并且要求处理他们的著作。她并没有要求把这些书都真地烧掉。只要标记鲜红,而且&ldo;大到一眼可以看到&rdo;,她就满意了。标记盖在封面里页,指明作者的共产党组织关系和政治感情,还加上他被&ldo;传讯&rdo;的次数。汉斯太太说,&ldo;这样读者就会认识到他在许多场合下都是阅读着共产主义宣传品。&rdo;圣安东尼奥市长自己的妻子是一名女民兵,他也认为汉斯太太的建议极好。接着事态发展超出了明眼人看到的范围。阅读盖有红标记的书的人被监视者登记下来。他们的名字被转送到联邦调查局,不然的话就在《圣安东尼奥新闻》上公布。这件事激起了市内有权势的马弗里克家族的不满,他们全体都是主张公民自由权的。这场争吵以反对盖标记者的得胜而结束,但是已经弄到许多家庭不和、友谊破裂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