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冬天比卓西度想象的更刺骨。1986年12月7日,他站在汉口火车站广场,呼出的白气在镜片上结了一层薄霜。三天前王成那通带着哭腔的电话让他不得不亲自北上:"卓董,武汉的客户尝了一口就直接吐出来了,说像馊了的洗碗水!"
"卓哥!这边!"王成在出站口拼命挥手,他深桂香的制式西装外面套了件臃肿的羽绒服,看起来像个蓝色的粽子。卓西度注意到他左胸的公司徽章别歪了——这在严格执行着装规范的深桂香极为罕见。
出租车驶过长江大桥时,王成终于忍不住了:"我们跑遍了武汉三镇,谈了二十七家意向客户,最后签合同的只有两家。"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问卷,"这是市场调研数据,百分之七十二的试吃者表示酸度过高。"
卓西度翻看着问卷,突然被一张照片吸引——某位试吃者皱着眉头把整碗米粉倒进垃圾桶的瞬间。"这是?"
"《武汉晚报》的记者。。。本来是想做正面报道的。"王成的声音越来越小,"他们说这照片暂时压着没发。。。"
卓西度摇下车窗,寒风裹挟着长江水汽扑面而来。三年前他推着板车在深圳街头卖第一碗粉时,也曾被顾客嫌弃太酸,但那时他只需要调整一锅汤底,而现在面对的是整个北方市场。
汉口民生路的临时展厅里,招商团队像一群打了败仗的士兵。样品台上,几碗已经凉透的米粉浮着凝固的红油,旁边堆着半箱没发完的宣传册。卓西度径直走向展示台,拿起一碗粉尝了一口。
"酸度比深圳店高百分之十五。"他立刻尝出来了,"怎么回事?"
负责品控的李技术员额头冒汗:"武汉水质pH值比深圳高0。3,按标准流程发酵时间应该缩短两小时,但王经理说要保持原汁原味。。。"
王成急得直搓手:"那些意向客户都说要尝最正宗的广西味!"
卓西度突然想起大学时的一道数学题——如何用有限的数据点还原整个函数曲线。他抓起笔记本:"从现在开始,记录每个试吃者的籍贯、年龄、口味评价,建立参数对应关系。"
当天晚上,卓西度包下酒店会议室,把一百多份问卷铺了满地。他用彩色便签纸标记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接受度,渐渐在地板上拼出一幅中国地图的轮廓。
"看出规律了吗?"凌晨三点,他对端着咖啡进来的韦国强说,"长江以北,东经114度以东,对酸度的接受阈值直线下降。"
韦国强蹲下来,眼镜片反射着台灯的光:"就像一道无形的口味分界线。。。"他突然指着几个异常点,"但这几个北方客户反而给了高分?"
"都是曾在广西当过兵的。"卓西度翻开备注栏,"味蕾有记忆功能,这验证了我的假设——问题不在口味本身,而在认知预期。"
电话突然响起,是深圳研发中心。"卓董,按照您传真来的参数,我们调整了三个批次的样品,已经连夜空运过去。"
第二天中午,民生路展厅挂上了新的横幅:"深桂香诚邀品鉴——总有一款适合您"。展示台分成三个区域:经典广西味、清新中和味、浓香北方味。卓西度亲自站在门口邀请路人试吃,像个卖力的推销员。
"这是什么吃法?"一位穿着呢子大衣的中年男子在经典区尝了一口就放下筷子。
"您试试这边。"卓西度引导他到清新区,"这是我们为武汉特别调整的配方。"
男子又尝了一口,眉头舒展开来:"这个还行,没那么冲。"他接过宣传单,"加盟费多少?"
下午三点,展厅里已经挤满了人。王成忙着给意向客户讲解加盟政策,嗓子都哑了。卓西度注意到角落里有个戴鸭舌帽的女士,正对着清新区的米粉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