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福明蜂蜜 > 第296章(第1页)

第296章(第1页)

刘宗周没想到,朱由崧扯来扯去,居然还把民生给扯出来了,便不好再反驳,朱由崧说道:&ldo;三位先生,离开京城,来见孤,不知有何要事?&rdo;

&ldo;殿下,如今那议会刁难内阁,多次驳回上议院制定的宪法,直到今天,宪法仍然无影无踪!&rdo;星的话有些愤愤不平的意思。

朱由崧微微一笑,如果议会将他们编纂的宪法通过,那么议会制度就会从法律上确立下来,真正对内阁的权力实施监控,这对朱由崧来说就已经足够了,明朝从科举而来的官僚制度,已经极度强大,而且朱由崧也并没有将这个官僚制度推翻的意思,在朱由崧看来,明朝的士子有自己的操守,是用来制约如今越发膨胀的资本势力的一种手段,欧美等国的选举制度,未必就是这种科举制度更好。

因此议会在一诞生,就是用来跟内阁扯皮的,对此内阁自然是极其厌恶,等到有机会就会将这个怪物废除,自然不想让其写入&ldo;宪法&rdo;,这种至高无上的法上之法当中。

&ldo;如今上议院也是初次编纂宪法,其中疏漏难免,殿下要编纂的是一种为大明万世所计的长远之法,更是日后我们大明施政治民的基准方略,而上议院给出的宪法,却只有皇帝、天命、社稷三章,这些东西,不过是老套俗言,怎么可能成为万世之基?&rdo;相比星的气氛,张道玄却显得一派风轻云淡智珠在握之态。

&ldo;秦皇就在传国玉玺之上,写下了&lso;受命于天、既寿永昌&rso;的字样,汉时董仲舒的&lso;天人感应&rso;之论,更是让帝王成为天命代言,这天命原本就是皇帝得位至正的证明,更是大明基业千秋万载的根基,怎么能说是老套俗言?&rdo;刘宗周皱了皱眉头,对于张道玄的说法,这位大学问家非常不赞同。

张道玄笑道:&ldo;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乃是儒学大家,他的说法,这天从来都不曾因为某个帝王而改变,这天命与其说是天定,到不如说是民定,我大明历代帝王,正是因为万民所愿,才能够在皇位之上,正是这万民所愿,才形成了天命,与其将这天命之说,写入宪法,不如将百姓写入宪法!&rdo;

刘宗周心中突然一亮,他们儒家从来都不是提倡独裁的学说,孟子就说过&ldo;君为轻&rdo;的说法,荀子更是否定了自然与人之意愿的联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在原则上就否定了先贤的意愿。这些东西,他在治学之时,就已经模模糊糊地意识到,只是没想到张道玄能够直接提出来。

然而刘宗周突然看了看朱由崧,在未来的一国之君面前,否定千古以来的天命之说,那对于皇帝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冲击。好在朱由崧并没有丝毫生气发作的意思,他对张道玄的思想早有理解,在山东大学的时候,他就在宣扬这一套&ldo;天由民定&rdo;的理论,并且已经赢得了不少人文人士子的赞同。

第三十四章道法宪法(下)

星对张道玄的这套&ldo;为民请命&rdo;的理论,从心里就感觉不妥,不过张道玄却打着&ldo;荀子&rdo;的名头,荀子在现在的儒家学者看来,根本就是一个异类,而且还培养出了韩非子这样的法家翘楚,更像是一个儒法之间的人物,不过他的学问却令人佩服,因此儒家对他基本上就是冷处理,不提不用不宣扬。

朱由崧非但没有怪张道玄,反而笑道:&ldo;在宪法当中,百姓之说不妥,我大明何止百姓,若是加上番夷,千姓也不止,与其叫做百姓,到不如说是国民,凡是我中国之民,大明之民,都适应于此法!&rdo;

星虽然想说些什么,不过因为他们东林党的一部分人,在站队的时候出了问题,杨涟、李三才这等东林骨干居然成了叛逆,最后虽然被朱由菘特赦免死,因此星等人在面对朱由菘的时候,总感觉抬不起头来。

&ldo;国民,中国之民,大明之民,这种说法倒是比百姓更加合适!&rdo;刘宗周作为宪法编纂的主要负责人,对于宪法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如果这套宪法真地通过了,那就是在皇帝和朝廷头上戴了一个金箍,在行政司法等方面,都不得不受到制约,只是真有哪个帝王愿意将自己的权力束缚住吗?

刘宗周正色说道:&ldo;殿下,这次我与赵大人张先生前来,是为了向殿下问计,如何编纂宪法!&rdo;

朱由崧笑道:&ldo;刘先生,你认为我要什么样的宪法?&rdo;

刘宗周说道:&ldo;若是为殿下所计,那么如今的宪法就是最好的法典……&rdo;

&ldo;若是为天下计呢?&rdo;朱由崧直接将刘宗周意犹未尽的话说了出来。

刘宗周索性说道:&ldo;若为天下计?殿下所要的宪法又是什么样的宪法?&rdo;

朱由崧笑道:&ldo;这宪法之说,其实是当日王博问我要的一个承诺,他们承诺支持我扫平逆党,而要的就是确保他们的财产权利,不会因为朝廷的强力政策受损,不过宪法并不只是对王博,也不只是对他们的南北财团,而是针对整个大明国民,我希望在大明,每个公民都能够追求财富,来获取更好的生活,只要是合法的,就不会因为触犯了朝廷或是某个权贵,而遭到打击。除此之外,就是确立议会制,皇爷爷身为一国之君,治国有方,不过大明朝当中能有几个真正英明的皇帝,别的不说,至少我就不可能做到像皇爷爷那样,一旦怠政,那么权力必然付诸内阁朝臣,那又如何保证这些朝臣都是忠诚能干的人?皇帝身居内宫,并不知道民间的事情,因此需要议会来反应民间的声音,不至于让皇帝对外界一无所知,同时也对内阁进行约束!&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