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对印度的影响大,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影响大,而这事儿又主要是和印度有关。
如果主要是和巴基斯坦有关,那还有希望跟美国协商协商,但英国跟苏联,没有交易的可能,它们之间没有彼此需要的筹码。
所以,这样一来,问题几乎无解。
丘吉尔愤怒,固然是因为英国的处境而愤怒,更是因为艾德礼的无能而愤怒。
――――一九四七年六月二十九曰,一架专机降落在了南苑机场。
专机是英国的,英国现任首相艾德礼和前任首先丘吉尔同机访问燕京。
丘吉尔竞选首相失败,但还是选上了下议院的议员,这次访问燕京的规格极高,不仅有首相艾德礼为首的政斧高官,还有很多重量级的议员随同访问。
英国这么高的访问规格,既是给中国面子,希望能博得中国的好感,有助于接下来的谈判,但更是给美国和苏联看的。
形势已经很分明,即斗争,又合作,这是大国之间博弈的基本形式。
美国和苏联是死对头,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有利于它们更好地控制掌控在手里的国家,但在斗争之外,这两个年轻力壮的大流氓同时也有相当大的合作空间,比如把大英帝国这个前世界霸主彻底打回原形,再比如,遏制中国。
在遏制中国这件事儿上,美国和苏联的配合是最默契的,简直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现在,美国和苏联并没有什么太好对付中国的法子,毕竟它们的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欧洲对掐,所以,它们遏制中国的基本思路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忽视。
忽视,就是不带中国玩,比如,不让中国加入联合国,不让中国进入各自的贸易体系,各种议题能不让中国参加就不让中国参加。
此外,除了忽视,还有给中国制造种种麻烦。
给中国制造麻烦,苏联的手段暂时不多,到目前为止只是在印度下死力给中国埋地雷。
在这方面,美国着力之处要多多了,除了配合苏联在印度给中国埋地雷,美国更主要的手段在中国内部施加影响力。
中国依旧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不让中国统一,这就是对中国最大的遏制。
很显然,今后,战争将很难再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主要手段,这是原子弹出现的最大意义所在,所以,经济必将取代战争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主要手段。
在英美苏中四强之中,美苏是两强,而英中则是两弱,两弱合作对双方都有利,尤其是对中国有利,而这就是英国之所以派出如此大规模访问团的主要原因。
如果只是来单方面求中国的,求中国让一步的,那英国是不会如此高调的,而只会偷偷地来谈条件。
所以,这也是给中国传递信号,英国是带着诚意来的。
中国人接到了英国人传递的信号,欢迎仪式盛大、隆重,中国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
双方热情问候之后,总理请客人们上车。
当一辆辆光彩华丽的大马车停在面前,这些来自英伦三岛的大人物们都惊呆了,他们之中有的人知道燕京城的高级交通工具不是汽车,而是马车,可亲眼见到,还是很吃惊。
在英伦三岛,这种层级的马车是大贵族用的,但他们见过的最奢华的马车,在中国人的马车面前,是小地主和大贵族之间的差别。
这种差别不是器物上的,而是“神”。
马车从机场出来,客人们的眼睛又睁大了,这真是中国吗?
大路比伦敦的宽了三分之一,更美了三倍,不,不是三倍,是三十倍,三百倍!
眼中是湛蓝的天空,是如絮的云朵,是如玉带的溪水,是如明镜的小湖,是缤纷的鲜花,是诱人的瓜果,空气中,更是处处都飘荡着或淡雅或浓郁的芬芳。
一路惊叹,一路艳羡,忽然,人人的目光都向前方看去,他们都不由自主眯起了眼睛。
太刺眼了!
燕京城是紫色的,城墙整个被贴了一层紫色的墙皮。
紫色,厚重,高贵,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