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地道作战 > 二九九章 建国方略(第2页)

二九九章 建国方略(第2页)

韩立洪继续道:“这个世界上,圣人极少,绝大多数都是肉体凡胎,有爱恶欲,贪嗔痴。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激烈的手段或许一时有效,但人的实质并没有真的改变,他们只是不得不变。这种变是不能持久的,要持久,还得回到仓廪实知荣辱的老路上来,一点一点改变。而且,现在国家还没有真正统一,如果我们拉高道德标准,对国家统一是非常不利的。”

顿了顿,韩立洪笑了笑,接着道:“国民党那帮人,他们是做不到清正廉洁的,而真正能搂到钱的又只能是少数人,所以,用不了多久,不仅那边的老百姓羡慕我们,就是绝大部分政斧工作人员,甚至是军人,他们也会羡慕我们的。”

总理笑着点了点头,道:“你的治吏之法,[***]会喜欢的。”

韩立洪微微点了点头,他定的这些,越早实施,阻力越小,而且可以凭借强人政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否则,等他们这一代人去了,这些政策能留下多少就只有天知道了。

接着,是“农”。

总理对这个方面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韩立洪主张建设大农村,以一百二十平方公里左右为一个大农村,也就是把十至二十个小村子集中为一个大村子。

农村太穷,几乎都是土坯茅草房。盖这种房子,最大的投入是人工。所以,集小村为大村,基本不需要政斧投入多少资源。只要组织好了,很容易办到。

不论是将来,还是眼前,这么集中的好处太多了,而韩立洪这么做,眼前主要是和土地政策有关。

韩立洪主张不分地,不把土地分给个人,但也不是建人民公社,而是建公司,一个大村子就是一个公司,农民以土地入股,每一家每一户都是公司的股东。

这么一来,既保留了农民种地的积极姓,不搞大锅饭,又使得农民在自身利益的客观捆绑之下,必定空前团结,保护自身利益的力量也就会大增。

集小村为大村,在这种土地政策下,农民保护自身利益的力量必然在原本的基础上又会大增,而且,除了这个,还有另外两个好处。

穷人也分三六九等,穷人里必定还有更穷的,在农村公司化的体制下,优势者得提携弱势者,但如果村子太小,优势者的负担就会相对很重,所以,集小村为大村,人多了,负担必然分散,自然也就容易了。

最后,这个好处的意义更深远。

农村要获得真正的发展,盘踞在农村的宗族势力必将是一个顽疾。

上一世,农村的宗族势力几乎被摧毁殆尽,但在富裕之后,宗族势力还很多地方又死灰复燃。

现在,集小村为大村,好些个宗族聚在一个村子里,大家可以相互制衡,客观上就把农村宗族势力盘踞的危害稀释了。

还有,既然是公司,就不会把盈利都发下去,会留下一部分做发展基金。这样,一个市,或者一个省,把这些发展基金集中到一起,开农村银行。

资本家或者地主对农村最大的一个损害就是高利贷,这不知让多少人家破人亡,如果农民有自己的银行,可以用股份红利抵押贷款。

而且,通过农村银行,又可以把范围内的村子组织在一起,这样,农民就有了更加强大的力量和话语权。

农民历来是为国家做的贡献最大,却又是最弱势的阶层,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即便地方政斧不公不义,但想要动农民的利益也难。

农民稳,国家就稳,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至少五十年,这一直都将是中国的现实。

对商,韩立洪主张建立各行各业的商会,并赋予商会真正的权力,使之可以在国家律法允许的范围内抗衡官员,甚或政斧滥用权力的行为,保证他们只要正当经营,就不会受到干扰。

在赋予商会权力的同时,商会也要承担责任,比如对国计民生影响极大的囤积居奇的行为,就要由各行各业的商会负责管理。

当然,如果它们管不好,随之就是政斧的雷霆手段,而且,后果要由商会相应承担。

谈到商,总理问道:“立洪,你对苏联的国有化怎么看?”

韩立洪道:“苏联的国有化是计划经济,美国的私有化是市场经济。抛开意识形态不论,这两种经济制度各有优缺点。”

总理听的很仔细。

“一种经济制度的好坏,实质上,就是整合匹配国家资源的效率问题。哪种制度整合匹配国家资源的效率高,那种制度就好,就是优越的。”

“计划经济是行政指令决定一切,市场经济是供求关系自动调节整合匹配国家资源。计划经济全国一盘棋,组织力是市场经济国家比不了的,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如果决定正确,其效力要远远强于市场经济。但是,如果政策制定失误,也会得到执行,危害同样是市场经济国家比不了的。”

这时,总理问道:“立洪,你更看好哪一种?”

韩立洪道:“先生,实际上,区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还不是组织模式,而是需求模式。市场经济是真实的需求推动的,而计划经济往往是自己给自己创造需求,很难反应真实的需求。”

显然,韩立洪不看好计划经济。思索片刻,总理道:“事情都是人做的,立洪,可不可能把两种经济制度的优点结合起来呢?”

总理就是总理,韩立洪道:“先生,计划经济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民生上面,所以,这方面可以用市场经济来搞,而其他方面,比如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要抓在国家手里,再比如涉及民众整体福祉的东西,如教育、医疗也要以国家的力量来做,不能放任给社会。”

顿了顿,韩立洪又道:“先生,意识形态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国家强盛,让百姓安家乐业。当意识形态对此有促进作用时,我们就要意识形态,但不需要时,就要避免让意识形态影响到正确的决策。[***]讲究公平,但公平永远是相对的,如果追求公平会影响到国家的富强,那么,就要适当放弃一些这方面的追求。”

点了点头,总理又问道:“立洪,吏农工商,你为什么把工人阶级给漏掉了?”

这真是个难题。

工人是永远也干不过资本家的。

美国的工会很强大,各种福利一直高涨,福特汽车公司破产就是让工会给逼的,但没多久,工会就没什么脾气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