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以后,葛伯嗣变得越发阴冷,整天几乎一句话都不说。
葛天俞这一分家搬出来,吴丽梅再也不可能包揽全部家务,葛丽屏那张脸和葛伯嗣有得一拼,跟董氏顶嘴,骂葛天笙和葛丽娥,已是家常便饭,话语之恶毒,比董氏更甚。
葛天笙的腿一直好不了,去找林大夫,林大夫大发雷霆:“一遍遍嘱咐你,要静休,不能乱动,你小子是怎么做的,离老远都能听到你在自家院里蹦跳叫骂,这腿能好才见鬼了。”
葛天笙理亏,问林大夫有没有方法矫正,林大夫告诉他,晚了,腿骨已长好,要想重新矫正,除非割肉拆骨,可惜他没这个本事,普天之下,有这本事的也没几个人。
爹爹阴冷,娘亲嘴毒,七姐暴躁阴狠,九哥整天找茬,要不是腿瘸着,几次都差点追上打她,疼爱自己的大哥大嫂和五哥又不在,这些日子葛丽娥过得战战兢兢,
今天林葛天笙又无顾打骂葛丽娥,葛丽娥实在受不了,冲出院门来找大嫂。
听完葛丽娥的哭诉,葛仲肆叹气:“我去找大哥。”
葛仲肆从前院回来时,提着一个大包袱,进门把包袱放到桌上,沉着脸道:“丽娥。二叔没把事办好,你爹娘收拾了你的东西过来,说你既然喜欢大嫂,从今以后,你就跟着大嫂过,你的事他们再不过问,是生是死。是好是坏。再和他们没关系。”
“哇——,爹娘这是不要我了。”葛丽娥痛声大哭。
吴丽梅把葛丽娥拥在怀里,流着泪轻轻拍着她葛丽娥的背。其他人要么愤恨,要么抹泪。
葛凯琳心里鄙夷,自己这祖父祖母,哪里有资格当爹娘。大儿子是他们的父母和弟弟弟媳养大,二儿子东一榔头西一锤。长的磕磕绊绊,有幸没有长歪,还自己学了一门手艺,却被爹娘连累得至今没有娶亲。大女儿和小儿子倒是他们亲自教养,一个两个都成了歪脖子树。
这下子更是狠心,干脆把小女儿赶出家门。他们自己一概的责任,全免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先送走带了一大堆东西的葛仲肆,葛天俞一家才启程。
葛丽娥一路上哭哭啼啼,葛凯琳为她不值,更是为自己庆幸。
到了镇上,稍作休息,分派了住处,一家人各行其事。
东头五间正房,靠东的三间留着,给谭柳儿来镇上时好住。
葛天俞和吴丽梅两口子,带着葛凯琳住其余两间正房。
葛睿豪和董雁菱两口子带着女儿,依旧住在西头的五间正房。
五间东厢房,葛丽娥是长辈,占三间,葛凯茜住另两间。
五间西厢房,葛凯赋和葛凯文住三间,葛凯武住两间,葛凯武太小,晚上由刘妈带着睡。
与正屋相对的那一排倒厦,两间暂时做伙房,其余住下人。
有两间耳房当了仓库,大部分先空着。
葛天俞抱起葛凯武,带着葛凯赋和葛凯文去了镇上学堂。
葛睿豪去市场转悠,配置马车。
刘妈去找牙婆,准备买一些下人回来。
刘根和儿子儿媳,原本就是潘氏送给吴丽梅的庄稼把式,两个大孙子从小跟着他们在地里劳作,也愿意留下。
三个小孙女,一个五岁,一个四岁,一个才两岁,自然要跟着她们的爹娘。
两个大孙女都是十三岁,一个喜欢做饭,吴丽芳留下来培养,另一个本就跟着她娘在照顾董雁菱。
所以,今天除了刘妈,只有她那两个小点的孙子跟着来了镇上。
这俩小男娃和葛凯赋葛凯文的年纪差不多大,暂时先给两个少爷做了小厮。
牙婆分三批送来四十个人,第一批是十个妇人,分两排站定。
吴丽梅让妇人们一个个站出来,介绍自己都会些什么,同时观察她们的言行,衣着,又让刘妈在她们前后走了几遭,最后留下两个三十多岁的妇人,都是衣着干净整洁,浑身清爽,不喜逞弄口舌的,一个张姓的照顾月子里的董雁菱,另一个周姓的主要做全家人的饭食。
第二批是十五个小女孩,吴丽梅挑了一个十三岁的,和张氏一块照顾董盼羽,两个十岁的丫头,跟着葛丽娥,两个八岁的丫头,跟着葛凯茜。
葛凯茜嫌两个太吵,只留下一个看起来不爱说话的,另一个,吴丽梅就留在自己身边,帮着刘妈照顾葛凯琳。
第三批,也是十五人,全是男孩,年龄最大的十五岁,最小的只有四岁。
这牙婆也是机灵,打听到这家有个小少爷,可能会给小少爷找玩伴,所以这么小的孩子也送来了。
吴丽梅看着两个和葛凯武一般大小的娃娃,问那牙婆:“这么小的孩子,他们父母怎么舍得,该不会是哪里拐骗来的。”
牙婆行礼笑道:“夫人,老婆子这行能做几十年,讲究的就是个诚信,这两个孩子,都是家里人口太多,怕养不大,他们家人求老婆子给他们找个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