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早在当初18路诸侯集结时已经初见端倪。那一次,各路英雄的气度与眼光通过每一个战役,每一个小细节早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进离啊,你知道我为什么凡有大事都要和你商量吗?”
“那是主公对我的器重。”
“你错了。”
在眼神游离思考的那一瞬间,曹操走到勍的身边对他轻声说到:
“那是因为,将来我的儿子由你来辅佐,必然会延续我今日的辉煌。”
“这……”
勍并没有对曹操寄予自己的厚望感觉到任何一丝的惊喜。他开始担心,过分接近曹操以及和他推心置腹的人在《演义》里似乎都没有太好的下场。
“早点休息吧,皇帝的部队在1o日之后就将抵达洛阳,这几日只须好好整点部队,就可以顺利接驾当今天子了。”
“属下遵命。”
“不过,进离你漏了重要的一点,所有诸侯之中我现在唯独担心的是刘备的部队。我相信凭借他的眼光,断然不会错过这一次大好机会。”
“主公英明。”
之所以没有将刘备作为一个危险的因素将之诉诸于曹操,勍所担心的正是这个主张先一步于曹操点明必然会破坏他的心情。
这一切,从曹操满意离去的步伐中所传递的信息中就可以体会出来。
“德组先生的死,可是对自己与曹操相处最大的借鉴。”
勍口中的德组,正是日后连续在曹操心中撒下“一人一口酥”和“鸡肋”两个怨念种子的主簿杨修。
“这么说,你认为曹操的离去,其背后真正的理由是营救天子?”
“书信已到。”
贯中选择了一个异常恰当的时机将曹操暗中蕴藏的“阴谋”和盘托出,在董卓死后,李傕和郭汜通过贾诩的计策合力夺取长安的政权,成为了新一代掌控当今天子的人偶师。这个让刘协痛苦万分的傀儡历程,终于在李傕和郭汜之间产生间隙的裂缝中呼吸到了一口人世间最为新鲜纯净的空气。
而负责向各大诸侯通风报信的是国舅董承,他邀约各大诸侯于本月21号前来救驾,相约的地点则是废都长安。
“贯中兄能够做到未卜先知,令玄德佩服不已。”
当刘备读完了书信的内容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之时,不禁忍不住对贯中的洞察先机大加赞赏。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主公是担心竞争对手的问题吗?”
“除了曹操之外,天下诸侯之中积极响应的必然还会有……”
“其实,主公所担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我方部队的实力问题。”
刘备默默地点了点头,对于贯中在战略规划上表现出来的才能,早在18路诸侯集结的那个时期就得到了自己的认可。虽然,事实上这只是贯中借助一本工具书而自编自导的陈述而已。
“贯中兄弟的意见是……”
“如要和曹操正面相搏去争夺天子,我方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
“光从军队的人数规模上来看,确实如此。”
“所以,我们此行的目的,不在于争夺天子,而是让曹操顺利的成为新一代供奉天子的‘忠臣’。至于这样子的目的……”
贯中用一种只有自己和刘备听得见的方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最后,最关键的一点是……”
贯中的音量从窃窃私语再次回到了正常交谈的分贝大小。
“主公,如果陶谦接下来决定将徐州相让,请务必接受。”
当“接受”两字脱口而出的那个时刻,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在刘备的心中不住地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