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东京汴梁城从更夫的铜锣声中苏醒过来,同时早餐铺也冒起了烟火,公务员在上朝的路上也不忘买份灌肺做早点,成群的农夫拿着鸡鸭鹅鱼进城来卖钱,汴京早晨的街道,总是车水马龙,繁忙又拥挤。赵祯开完了平抑物价宏观调控的朝会,回了后殿,约了蘅芜杜若出宫去,微服私访探查民情。
蘅芜早消气了,叽叽喳喳的说道,“那不就是逛街吗?我早听杜若常说东京好风光,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疱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杜若笑着道,“自从来了东京,出府甚少,今日我们可要大饱眼福了。”
赵祯也开心不已,“你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老在宫里,都快闷坏了。今我们好好逛逛闹市,赏赏东京夜景。”
几人都换了白丁常服,包了个船,沿着汴河周游。但见汴河之上,船只云集。有的船,刚刚才到码头,正拿了绳索套住桅杆,船上船工大声指挥方向,岸上一伙纤夫喊着号子拉船靠岸。有的船,早已靠岸正在卸货,背夫们气喘吁吁地弯着腰背着一袋袋货物,运到岸边监工处码放整齐。也许是快到饭点了,有位船工燃起了炉灶,正在煮饭。旅途漫长,可能堆积了不少脏衣物,这位船娘正把洗完衣后的脏水倒进河里。而衣服,就挂在船篷上晾着,等着日晒风吹自然干。
打麦场上放着用来给稻谷脱粒的石碾子,如今未到秋收时节,自然也就闲置着了。下方似有圈养家禽与家畜的棚舍。远处大片沃野良田,有位农民正在用辘轳井,提水倒入蓄水池备用。等要灌溉田地的时候,再打开木板小闸门,就能将水导入沟渠田畦,浸润禾苗。而不远处的那位农民则正挑了水,返回自家田地。
修车铺里,一人在刨木板,一人抡着锤子在敲车轮,地上还散落着木条和各式工具,正是一副热火朝天的修车场面。旁边还有卖刀剪的,卖绳索的、卖凉茶饮子等等各类不同人群。
到了牲口集市,蘅芜看的稀奇,赵祯便给她一一讲解,“这位袖子长得能去唱戏的哥们,是个牙人,长袖子是为了秘密交易,在袖子里互相摸出对方出了几根手指头,以此计算交易的数额,再讨价还价。打个比方,我有块玉,我出价1o万,但这块玉有点问题,不值这个价,买家之前看货的时候会有暗示,那最高位值就是万起了,然后袖里乾坤,卖买家比如觉得就值个4万多,那就在我大拇指某处触摸,我反触摸他的大拇指某处把价往上抬,直到确定,会有一个动作暗示,然后开始食指谈千位上的价格,依次类推。相传这一掌金是秦晋商人发明的,因衣服袖子宽大,计算时用两只手在袖子中模拟算盘,所以也叫袖里吞金”。
蘅芜听得意动,恰算呀。停船靠岸,拿着扇子突然在牙人肩上拍了一下,那牙人一看,是几个俊秀非凡的小公子,身后有几个带刀护卫。蘅芜问道:“你是牙人?”
孙三点头,说道,“正是,鄙人孙三”。
“请你帮我算一笔账。”蘅芜没等孙三同意便说,“小猪中猪大猪各三头,小猪每斤一角八分,一头二十三斤四两……牛十七头,每斤一角九分……”中年人一口气说完一大堆,问:“一共多少—”
“二百一十七块八角四分。”蘅芜话刚说完,孙三便报出了答案。
蘅芜一折扇把孙三抱在小腹前、笼在袖里的手漏了出来,问:“袖里吞金?”
商人可以一面走路,一面算账,十根手指就如同一把算盘,为了防止泄露“商业机密”,故而平时常把一双手藏在袖子里。蘅芜这一手可是犯了人家忌讳了。好在孙三脾性还好,只是退后一步,手又藏在了衣袖里,微微一笑,客气而疏离,说道:“雕虫小技,让公子见笑了。”
蘅芜还能不懂他的疏离,笑着抱拳施礼,说道:“佩服!袖里吞金秒如仙,灵指一动数目全,无价之宝学到手,不遇知音不与传。”
说罢一挥手,几人仍旧上了船,逛出了牲口集市。孙三大惑不解,那是什么人?想干什么?
再往前走,市中心酒楼林立,正店就有近百家,脚店更是数以千计。有酿酒资质的酒楼称为“正店”。最大最豪华的这间酒楼“孙羊店”,就是一家可以酿酒的“正店”。“脚店”只能贩酒,却不能酿酒。脚店门口站着个头戴黑巾,衣裳下摆卷起系在腰间的堂倌,一手拿着两碗吃食,一手拿着筷子,好像正要去送餐。
赵祯一一给蘅芜讲解,“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商业更发达,市井更繁荣,不做饭的人数再次剧增,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妇女骄情,皆不肯入庖厨,饥则隔窗索唤,市食盈笛,有的甚至连阁楼都懒得下来,打开窗户冲楼下点几个菜,就垂个小竹筐下来,把满满一筐的外卖提上楼去。”
“此时的外卖业已经很发达了,不仅有酒楼堂倌为客人送餐上门,还有些专职跑腿的闲汉会为富家子弟买送物件,或是替买酒菜送上门。比如像汴京的孙家正店、香丰正店、樊楼这样的大酒店遇到忙时,就会临时雇佣闲汉去送餐,更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可见,闲汉除了是专职的外卖小哥外,他们有时候也帮人取物买货,可以为买家的各种事情跑腿。白日鼠白胜就为闲汉。不过如今叫外卖的方式还是非常传统,需要提前向店家说好——逐时施行索唤,饭店就实行上门服务,派专人就门供卖,菜到付款。你看那个人,十有八九便是外卖小哥了。”
蘅芜循声看去,只见方才那堂倌已经手托温盒,腰带围裙,疾步劲走穿梭于人群之间,离船倒是不远,笑着说道,“果然是形神兼备呀。”忙起身,招呼那小堂倌,挥手喊道,“点外卖,点外卖”。
那堂倌远远地看见船上几个公子哥一身穿戴,非富即贵,一看就很有钱,大手一挥,小声道,“宰死他”。边搭话往这边走,大声喊道,“客官,要点什么?”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