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府是一个文官家庭,祖父是后蜀的进士,后蜀归宋后,他们就成了大宋子民,苏易简的爸爸还当过县官,后来苏易简官做大后,苏爸爸也跟着升了官。
贴身丫鬟秋鸣说道,“夫人前几年已经亡故了。老爷一直没续弦。府里仅有两个嫡出的少爷。大少爷松哥颇有乃父之风,自小便出类拔萃。聪慧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捷。二少爷柏哥喜欢舞刀弄剑。”
芳若一边吃果子,一边听她唠嗑。看来秋鸣很喜欢大少爷呀。言道,“你去把这盘果子送给大哥吃。”秋鸣喜滋滋端着盘子去了。
贴身丫鬟春歌又取了一盘果子和杏仁露过来,“小姐,尝尝这个榴莲酥。奴婢跟着厨子新学的。外头还特意撒了枸杞,芝麻,和葡萄干。”芳若尝尝看,两样味道都不错。榴莲酥外头的填的,有些喧宾夺主,反而落了俗套。可见这个丫鬟敏儿好学,有争强好胜之心呀!夸赞道,“你的手艺真好。一样的东西你做起来就是比别人的要好上几分,可见是用心了。”
不一会,贴身丫鬟夏茉拿着披风过来,“姑娘伤刚好些,就坐在这里吹风。这刚刚见好,别进了寒气。我在暖阁里烧了银丝炭,姑娘到暖阁躺着歇一会,暖暖身子吧。”这倒是个心又细,嘴又会说的。
贴身丫鬟冬芝在暖阁里整理落灰的书籍,看见她进来,礼貌的点下头,又继续手上的工作。芳若躺那无聊,看她整理。只见她单独整理出一沓子都是些幼学琼林之类的开蒙书,还有一封卷子,细细的扫灰,烘干。
芳若:“两位少爷不是备考吗?府里还有人要开蒙吗?”
冬芝笑道,“小姐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等好了,也要入学的。我先按照难易程度,分门别类整理出来。倘若用到了,也不至于忙乱。”
芳若:“那封卷子是什么?”
冬芝:“那是老爷当年中状元时做的文章。那时候老爷才22岁。先皇重视人才,复试的时候要当堂完成一篇作文。老爷在3ooo余考生中脱颖而出,顷刻写出一篇3ooo多字的大作,就是写一篇。先皇一看,龙颜大悦,钦点他为头名状元。”
芳若:“拿过来给我看看”。略略看了一遍,字迹雅正,文笔隽永,针砭时弊。赞道,“文笔犀利,直击弊病,果然是篇佳作。”
冬芝,“老爷写的当然好了。老爷可是主持贡举的人。”
芳若,“什么是贡举”。
冬芝,“就是为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考官。老爷算下来都连任了八场了。今年两位少爷要考科举,老爷为了避嫌,特意辞了。”然后,叽哩哇啦给芳若讲了好多府里的事。
又过了两个个月,芳若差不多养了百日。就跟着两个哥哥一块进学堂读书。
且说,齐元若那边,进了回溯之眼后,直接传送到了自己个卧室。这里才刚入秋,连忙取下了雀金裘和厚重冬衫,又翻出一箱子冬装混在里面,让下人去打理后放在箱笼里。
自己梳洗更衣后,换了一身常服,去见父母。郡主道,“你不是去学堂了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元若暗道,回来早了。忙到,“回来取了东西,正要再去呢。”也不带随从,取了包银子细软,出门到街市上找了个小店买了个帷幔戴上。然后在盛府必经之路上找了个二楼视线好的地方,叫了桌饭菜吃着。原来比走的时候早回来了差不多半年,也不知道芳若怎么样了?还有红罗伞……她有没有逃出来?心念一转,大拇指上凭空多出只扳指,正是那红罗伞所化。红罗伞亲昵的蹭蹭他,让他安心。元若的心终于放进了肚子里。
接下来数月,他借助红罗伞之力,改型换帽,混进了盛府做了学堂的一名家丁。隐在暗处,每日里旁观,倒是看出了些不一样来。比如顾二叔的眼光老是往六妹妹身上撇,那分明不是一个叔叔看侄女的眼神。再比如盛家另外两个兰好像都在讨好他。而他却浑然不知,只一心牵挂不搭理他的六妹妹。六妹妹是欲擒故纵吗?还是避如蛇蝎?盛老爷是放任自流吗?
六妹妹与墨兰打架的时候,他就隐在暗处。亲眼看到墨兰刮花她的脸,正要闪身相救,不想她扭身把墨兰压制在地,在墨兰肚子上狠踹了几脚。然后等人来了,自己倒在一边捂着脸啼哭。
他看不明白,原来六妹妹的心计不知何时,已然如此深沉。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