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看向几个工厂厂长,“几位厂长,你们都分别介绍一下情况吧,好让德化街的同志们心里有个谱,看看谁能接手有门路销售出去。”
几位厂长纷纷介绍自己情况。
比如打火石厂,他们手里积压了两吨多打火石,按照颗粒来说足有上亿粒,总价十几万,供销社对外销售是一分钱5粒,他们的批发价是一分钱10粒。
看上去利润率翻倍,可这东西的市场非常小,现在人们普遍用的还是火柴,用打火机的人很少,打火石的销量自然也就上不去。
再比如毛笔厂,以前毛笔是文房四宝,常用工具,可现在人们都用钢笔写字,用毛笔的除了书画家还有几个,普工人练字的不多,饭都吃不饱谁没事跑去练毛笔字。
毛笔厂的库存也不少,不会少于十几万根。
很多商户听后低声议论,
这么多货,怕不是要卖几十年了。
最后说话的,是周口的第二服装厂吕厂长,这人五十来岁,一开口就让在场的商户震惊不已。
“我们第二服装厂主要做童装,之前和供销社有协议,产品供应多省供销社销售,今年有些省份供销社引进其他服装厂的产品,我们厂的产品出现滞销,后来又退回一大批,而我们之前错估了销售情况,生产的量又比较大,因此造成了积压。”
“这一点我已经向省领导做了检讨,这是我工作疏忽造成的,可我保证,我们的衣服质量是没问题的。”
“我说一下产品积压情况,夏季、春秋季、冬季都有,面料有棉布、涤纶、锦纶总计七八种,衣服总件数是35万件左右,批发单价从1。5块钱到6元不等,总价值136万。”
听到136万这个数字,台下商户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一百多万,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跑到德化街来销售,好家伙,这谁吃得下!
三十五万件衣服多吗?
数字听着挺大,
其实算起来并不多,
按照工厂的生产量来说,三十五万件不过是周口服装二厂一个月的产量,这还是在80年代。
要是放到现代,这更不算什么了,现代的一些大型服装加工厂,一天就能生产几十上百万件衣服。
德化街的人们震惊,是因为他们从没接触过这么大的商品数量和金额,竟然有人想要卖给他们销售。
服装厂吕厂长继续道:
“我们厂的想法是,在批发价的基础上再降20%,这基本已经是原料价了,如果有人愿意收购过去销售,我们负责送货上门,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吃下这批货?”
吕厂长说完扫向德化街的商户。
坐下台下的商户们一个个或是木然,或是摇头,对他们来说,这批童装确实有利润,可数额太大,远远超过他们的实力范围,一百多万,听着就吓人。
“要是进个几十几百件还成,三十多万件,这谁吃得下啊。”人群中有人说道。
“是啊,一百多万,听着脑壳都发晕哟。”
“我们这些卖针头线脑的,平时进货也只是每样进一点,同样的货不敢进太多,就怕砸在手里,今天领导们带来的东西,量都这么大,很难吃的下啊。”
“我是卖花边的,到是想近一些提花布,可我要的不多,一样几百米就够,怕是领导们看不上啊。”一个中年妇女讪讪道。
现在德化街的商人,基本上还没有脱离小商贩思维,接触的信息也少,胆量也小,现在砸下来这么大的货量,一下子吓住了很多人。
不过赵小海也能理解他们,毕竟这是他们安身立命的生意,不能有闪失,国营工厂国营商店出现错误,自然有国家顶着,大不了变成库存。
可他们呢?
一旦决策失误,下场就是倾家荡产,甚至债台高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