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即心动,不过,写信时耍了小心思,没直接说,只言钦慕向往京城琼林书院,还问了几句书院的入学标准。依照大哥的聪明劲儿,肯定能猜到,到时候看大哥回信就能知晓能否去京城了。若说知府大人为何往京城送信,那自然是找好“下家”了,给圣上去信告知明年调任想去的地儿。信到京城,全部进了宫,苏志栋还不知晓弟弟给他的书信已经被圣上拆阅。此时,他正坐在殿内答卷,纵使心无旁骛,时不时飘来的眼神还是影响了心绪。待时辰到鸣锣后,他停笔,抬首间装作不经意的样子向视线来处看去,这一瞧,纵使有准备,心里还是翻起惊涛骇浪。圣上下首左侧那位明黄朝服的中年,应该就是弟弟时常念叨的“文瀚兄”吧!也难怪观察他的眼神从那边来。苏志栋不知,他抬头垂眸间不经意的小动作被上首的至尊之人看在眼里,想到信中内容及太子所言,心下有些遗憾,太子已经有看重的人了,他也不必出手。参加殿试的贡士们凝神屏气,虽垂首静坐,但余光皆瞥向正在阅卷的考官们。通常情况下,殿试不会当场报名次,殿试结束,圣上会钦点几位顺眼的贡士问政问民,随后就放人出宫,待名次出来挑选吉日统一宣唱。但也有当堂出名次的。今年的贡士很幸运,殿试当堂由圣上点名。因此,一直等待的贡士们心中火急火燎。待香炉里只留余烟袅袅,殿中终于有了动静。择优选出的十份答卷由内侍呈给圣上,圣上钦点一甲,其余由考官们综合评定名次,不出意外,剩余七人就是二甲前七。其余考卷,由阅卷考官们评定二甲三甲名次。好在圣上也没墨迹,阅卷考官们将二甲三甲名次定好无异议后呈上,他直接朱笔题名,按照一甲二甲三甲排名,同时有内侍唱名。圣上亲笔所题名单即为当年春闱进士榜,张榜后由礼部收回存档。随着唱名,贡士们的心高高悬起,未免在御驾前失仪,努力憋着脸色,苏志栋亦是不例外。当听到二甲荣归故里(一)苏婉说这话,也是有原因的!一则当年太祖称帝时,本就因横征暴赋生活凄苦的农户们又捱过二十多年的战乱,九成的百姓吃不饱肚子,哪有心思庆祝。二则,当年太祖穷,没能赏赐祖籍的乡民。可现在不一样。知府大人不差钱!昌平府在其治下,时隔五十多年同科出了四个二甲进士,这政绩,谁不羡慕?若是放在西北甘肃等地,出四个进士也是大政绩,但绝不比昌平府轰动,因为,那里可不是皇乡。不说朝中大臣如何震惊,昌平府知府大人卫景行这个激动哟,大手一挥,自掏腰包在府城举办春日庙会。场地是衙门亲自划的,就城隍庙外那片空地,为确保秩序,将场地专门做了格挡,内场中的小摊位置、大小都是衙役专门划定,且有知府大人鼎力支持,搭上了油布棚。这配置,这待遇,好些开春后来昌平、北关收购皮货粮食的商队当即决定推迟归期,并托镖局快马送信让主家赶紧调派人手送货过来。因此,庙会一日更比一日热闹。苏婉和杏儿就是借着安儿休沐,一道来府城逛庙会。嘿嘿,逛庙会是顺便,主要是帮自家未来大嫂缓解婚前焦虑。说来也怪,在京城自己收拾爹娘早前准备的嫁妆时,秦芸一点都不紧张,甚至在大伯母二伯母调侃时还能顺嘴接应几句。虽说会脸红,但却多是装出来的害羞。回昌平府临出发前,碰上未婚夫越发黏糊的眼神,她当面都能故作自若,虽然事后会偷偷痴笑。回来后即便跟着娘亲一起清点嫁妆,查漏补缺,亦是没多大感受。可自从未婚夫得中二甲进士,晒了嫁妆之后,眼看未婚夫即将归乡,婚期在即,她却紧张地睡不好吃不好,竟然消瘦了。及笄后一直未能褪去肉感的脸蛋都小了一圈,白日里坐立难安,晚上辗转反侧,很是焦虑。秦夫人将女儿的不适看在眼里,初以为只是紧张,这种感觉离家出嫁女都会有,她当年也有过,因此语言宽慰,并带着小儿子给女儿逗趣。可是,秦芸的症状不见缓解反倒加重,甚至起不来床。成亲前延医问药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若是讲究人家还会避讳,好在秦府有坐镇的老太医,秦芸生病的事不会传出去。只是女儿喝了药也不见好,秦夫人只得请与女儿交好的未来小姑子们来宽解。苏婉和杏儿已经往秦府跑三回了,第一次是秦芸初回府城两人作为故友去看望。第二次是秦府晒嫁妆,两人作为手帕交去添妆。第三次就是前几日,两人受秦府之邀去宽解未来大嫂。要苏婉说,秦芸这是典型的婚前焦虑。婚前焦虑多半是因为担心不适应婚后生活,担心婆媳关系,以及对于重新换个家庭生活的恐惧,因此,她对症下药,见到秦芸后先是将家里打算说来。大哥已经考中庶吉士,回家成亲后要不了几日就要又回京城,作为新妇自然要与丈夫同行,再说爹娘还等着抱孙子,自然是盼着儿子儿媳夫妻一体。其次,家里添了下人,日后婆婆张氏都不用上灶,作为儿媳,秦芸不必担心日后要接婆婆的班操持家务。最后,自家在府城的宅子已经收拾出来,三朝回门后若是秦芸不适应乡下生活,就跟夫婿搬到府城来住。这是苏长青、张氏深思熟虑商量斟酌后定下的,就是为了新婚夫妻自在。两人本就不是苛责人,再说都是亲儿子亲儿媳,没得为了彰显公婆之威让两人日子难过。在秦府看来,这就是苏家的厚道之处,也是女儿低嫁的好处,不会被随便为难。秦芸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再说她这还真是过渡紧张导致的,并非作娇拿捏,得知婆家做了如此多,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愧疚,又有未来小姑子们各种作怪逗趣,她强忍着不想日后,症状竟是有所好转。依照两家关系,本来苏婉和杏儿天天来秦府陪秦芸都可以,可到底是大哥要成亲了,家里忙,因此借着庙会给家里置办东西,就又来府城。秦芸这个待嫁女,在京城定是不能随意出府门的,可昌平风气本就比京城开放,而且苏家也没觉得出门有失礼之处,为免三个女孩子在庙会被冲撞,还专门挑了安儿休沐的日子作陪。杜有丁赶车将姐弟三人送到秦家门口就又驾车回村,下晌三人回村子时搭车就成,主要家里忙着盘做席面的锅灶,他要盯着。秦芸不知晓今儿三人来,正抱着清醒的二弟在屋内转,听闻下人来报很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