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清平乐村居完整版 > 第201页(第1页)

第201页(第1页)

“你还不是少年天才,咱们昌平百年来考中秀才最早的人就是你,以往有人及冠考中秀才都已经是天才,就因为你,大家都卯着劲儿想当十四五的天才,好几位学兄都到成亲的年纪了,偏说先立业再成家,搞得人女方以为要考中后退亲。”安儿一脸“你看你干得好事”的表情,道:“你这种人,太招人恨了,以后出门小心。”小心什么,当然是小心被被别人暗地里套麻袋揍啊!他还是亲弟弟呢,都觉得自己是大哥科举的最直接受害者,还没参加童生试,就被同窗拿着各种与大哥比较,被夫子各种勉励。想到夫子抚须耳提面命教导他:“你大哥是昌平的天才,你也不笨,可不能只让大家知道你是少年天才苏志栋的弟弟啊~”,安儿就想以头抢地问问上天为何要这样待他!大哥是少年天才,他又不是,为啥要这样要求他啊?虽自诩不笨,但在刻苦求学上,安儿还是有自知之明滴,他连大哥勤奋的六成都不及,如何能比?可现在,明年的童生试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而是关乎大哥的名声,因此他被赶鸭子上架,必须参加,且要拿得好成绩。不然,就对不起所有人!“大哥,都怪你。”越想越苦逼,安儿皱着眉头埋怨“罪魁祸首”!可惜,苏志栋眉毛都是没动分毫,道:“不如人就尽早说,弱者只会找借口。”噗~安儿简直要喷老血,颤抖着手指着大哥控诉,“你不是我大哥,是我前世的仇人吧!”当晚,他用实际行动表明要与大哥划清界限——睡书房!只是木榻到底不比炕铺舒服,只坚持了两晚,安儿又搬回卧房,即便在一家人面前没面子,他依然厚着脸皮坚持和大哥一个卧房。就为了不收拾自己的卧房,也是难为他了。夏收结束,麦子晒干交税后,剩下的装入粮仓,家里川地种上黄豆,豆苗稀稀疏疏冒头,树上的苹果开始上色,苏志栋搬到秦府去住。而府城随着秋闱将近,街上闲晃的学子都少了,连带茶馆酒楼生意清淡了不少。~贡院外一片肃静,苏婉和杏儿安儿站在路口遥望后便离开,因为旁边有手持长枪的士兵护卫,闲杂人等不能逗留。本来,全家人都要来送考,但参考者苏志栋明言拒绝,家里人大为遗憾,不过这不影响苏婉带着弟弟妹妹来凑热闹。只是他们从家里来府城时,秀才们早就进了贡院,因此,三人只能望门兴叹!安儿踮脚看了看,幸灾乐祸道:“大哥有点惨!”苏婉不解,杏儿却是捶二哥一记,恶狠狠道:“你就不能盼大哥点好。”人才进贡院就在外面念丧经,可真是??????安儿摸了摸被捶的胳膊,拂拂衣袖,仰头道:“可不是我不盼大哥好,因为师父与卫叔叔是旧交,且大哥还与卫叔叔认识,今年朝廷派来的两位主考官都是卫叔叔的死对头。”苏婉:??????为了避嫌也是难为朝廷了。“你怎么知道他们跟卫大人是死对头?”“文瀚兄跟我说的!”得了,忘了京城还有一位弟弟的“忘年交”,苏婉怀疑道:“那个叫文瀚的咋知道这么多消息?”“那是自然,文瀚兄可是在京城当官呢!”安儿说起自己远在京城的好朋友,颇是骄傲。杏儿却着急了,“你咋不跟大哥说?”安儿抱着手臂,抑扬顿挫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说了有什么用,大哥又没法换主考官,还不如一无所知闷头考。”杏儿可是最讨厌二哥这种牛气哄哄的劲儿了,见状又要怼几句,苏婉连忙道:“我们去看大姐吧,娘可是专门交代了。”成功阻止了一场骂战,苏婉带着两人去外婆家。张家宅子,现在只张良森和苏婷两人,眼看秋收开始,加之书院休沐,因此,一家老小连带丫鬟婆子皆回了姚庄,只留张良森苏婷看门户。每逢秀才试,尤其是考前三个月,木匠铺子的生意尤为好,都是好些有钱人家给自家参考的学子定制考桌考椅。可今年是乡试,贡院有桌椅,参考的秀才们无需带桌椅,也不知为何,致远书院定制了一大批新桌椅,因秦府、苏家之便利,张良森接了二十张桌子的订单,现在就在家里专做这批木活。廊檐下一地刨花,旁边还有一个半成品,张良森正准备用墨盒打钱,砰砰砰的敲门声突然响起。坐在旁边做绣活的梨花站起身道:“我去开门,你忙吧!”张良森放下墨盒跟着往院门处走,待开门看见小舅子小姨子,笑道:“快进来,早晨还念叨你们呢!”安儿率先跳进去,道:“我昨晚就想来,好今早送大哥进考场,可惜我爹不让。”梨花看着他笑言:“是爹不让还是你怕大哥?”安儿努了努嘴没接话,见廊檐下的木活,兴奋道:“表哥,我今儿是财神爷。”说完也不等其他人张嘴,就自个啵得啵得说明来意。苏氏学堂已经确定要扩大规模,年后开学就扩招,因此,必须赶在年前将桌椅做好,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些木活就交给张氏的娘家侄子张良森。至于新建教舍的门窗等木活,全盘由李大伯(李秀儿爹)接手。张良森搓手道:“能赶得及吗?”苏婉笑,“年后才用,还有好几个月呢!”几人正在堂屋说着话,梨花端来果子糕点,杏儿才记起正事,道:“大姐,娘叫你跟表哥回家吃饭,咱们一会儿就回吧。”家里活计多,梨花为难,看向丈夫。张良森抚掌道:“那就今儿回,我也好些时日没去看大姑姑父了。”安儿翻着白眼,不客气道:“好些时日是指五天吗,休沐时我爹娘不是来府城了吗?”各有心思张氏让大女儿、内侄兼女婿回家吃饭,不过是见丈夫心神恍惚,想着女儿女婿在府城,早晨定是送长子进贡院,因此叫人回来给丈夫安安心。长子拒绝让家里人去送考,苏长青没办法只能答应,可儿子去考举人试,他如何能不担心。昨晚如烙饼一样翻来覆去,三更时还清醒的不得了,恍惚入睡,就像打了个盹,突然惊醒已是五更天,早早起床,喂猪羊,扫院子,忙活了一身汗东边才出现熹微晨光。张氏也担心,因此,家里今早的早饭吃得尤其早。见丈夫坐立难安又硬撑着,才吩咐去府城凑热闹的小女儿小儿子叫大女儿回家来。张良森虽说话少性子安静,但那是相对于一直叽叽喳喳的安儿而言,本身却不是木讷人,才坐下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见姑父兼岳丈时不时问妻子这几日的琐事,心下一动,主动说起今晨送考的事来。昌平府有专门的贡院,在城东夫子庙旁边,毗邻府学,乡试考三场,每场考试前一天进贡院,辰初(七点)贡院开门,参考的秀才们排队搜身检查后进入,为了抢个好一点的号房,很多人会早早去排队。若是进去晚了,选的号房位置不好,尤其是距离茅厕近,那可是既晦气又倒霉。试想,谁能在臭气熏天的环境下镇定自若答题,虽说有三场,后面两场可以提早去避开臭号,可来参加乡试的秀才,谁不想一举得中成为举人老爷。因此,参考的秀才老爷们五更天就起床去排队,今早府城的街巷,从卯初(五点)就有人开始走动。“我跟表妹卯时出门,就在秦府的巷子口等着,这才劫到了表弟乘坐的马车,一起去了贡院门口。”张良森看着二表弟道:“安儿日后考举人,就住咱家,到时候一起去送考。”知晓长子卯正就已经在贡院外排队等候,虽说前面的人不少,但排在儿子后面的人更多,想着儿子不至于被挤到那臭烘烘的茅厕旁,心下一松,笑道:“安儿还得几年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