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回报。”
博哲应了,抬脚就走。
办事干净利索的阿克敦随时都在待命,一见他要出门,立刻贴身跟了上来。
两人出了王府大门,扬鞭上马,一溜小跑,刚出了大街,转了两个街口,就碰到了正好带队经过的马武。
博哲有点惊讶,迎上去跟马武打了招呼,直接便问。
“三哥,你昨天才大婚,怎么不在家陪嫂子。”
马武控着胯下的坐骑,道:“凌波出了事,我哪里在家待得住,乌珠跟凌波也亲得很,她也十分担心,反而催我出来打探消息。”
他们说话期间,就见到另一对官兵从远处街口匆匆跑过。
整个京城都在搜捕犯人,每一对官兵手里都拿着徐钊的犯人图像,挨家挨户地搜查比对。
徐钊原本就是在逃要犯,有海捕文书画影图形,被来回搜查N遍,此时估计全京城的人都认识他了。
然而,博哲和马武都担心,徐钊既然能够在富察家把凌波掳走,可见这个人有心计有胆魄也有手段,绝对不是一般的人物,单靠这样的人海战术,未必能够找得到他。
他们两人正准备分头巡查,有一小队官兵便匆匆向他们跑来。
领头的一个小队长双手一抱行了个礼,快速说道:“额驸、贝勒爷,有徐钊的消息了”
“什么?他在哪?”
博哲和马武惊喜交加,异口同声…
正文165、捉迷藏
发现徐钊的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常年在街边上摆摊卖竹篾生活用具的一个手艺匠人,三十岁出头,姓常。
昨天晚上八旗兵营调动的场面,他固然是没有经历,但光是今天一个白天,就已经被三拨官兵盘问过了,而且每一拨人都会把徐钊的图像指给他看。
生意一笔没做成,徐钊的形象却已经深深印在了他脑海了。
而发现徐钊的踪迹,也是非常地偶然。
时近中午,常师傅因见生意惨淡,便打算提前收摊回家,将所有的货物都收拾在两个货箱里。他常在这一带做买卖,对这片的街头巷尾都十分熟悉,挑着货担,穿行在错综如棋盘的小巷子里。
这些小巷子都又短又窄,行走之间本来就要十分小心,若是身上带了什么体积大的物体,总是很容易与人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