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想抢报的书生擦了擦额头的汗,后怕地望着季叔远去的身影。
小萝卜头等季叔回去后,见几个书生额头冒汗,想起自己爹娘昨天受惊的模样,顿时没了惧意,宽慰道:
“诸位先生莫怕,季叔其实很和善,只是不爱笑罢了。
太孙殿下也挺好,还送了我们衣物,暖得很呢!”
书生们默然。
锦衣卫不可怕?
不过就是不苟言笑?
这话你跟朝廷的*说说看?
“哼……哈哈!”
一位书生干笑两声,再瞄了一眼那边偶尔往这边瞧的季叔,心疼地从兜里摸出几枚铜钱道:
“小友,买五份《大明皇家人民日报》!”
“好嘞!”
小萝卜头双眼放光地接过铜钱,谨慎地揣进怀里,接着急忙数报纸。
他其实不大会算数,五份报纸数了五次,确认与怀中铜钱数目一致后,才满心欢喜地递过去,笑道:
“老爷,这是五份报纸,五文钱!”
几个书生接过报纸,仿佛身后有人追赶一般,匆匆忙忙奔回酒楼。
小萝卜头歪着脑袋看着他们的背影,正好张季望来,他立刻咧嘴一笑,低声嘀咕道:
“季叔要是笑了,肯定特别好看吧?”
嘀咕完,他又想到什么,赶忙从肩袋里拿出一份报纸,高声吆喝起来:
“卖报啦!十一月十七日,《衍圣公孔缙北上面圣,弃笔从戎,瓦剌未灭,誓不卸甲,明军雄壮,皇上英明》………”
………
………
应天城中,报童的叫卖声宛如一道流动的风景。
报纸甫一问世,便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仅仅一文钱,买不起一个馒头,却能换来一份记录朝政、地方动态、民生百态及名家文章的报纸,对那些囊中羞涩的学子而言,无疑是欣喜之事。
虽有人轻视这低价报纸,但当他们听完他人议论国策而自己却懵懂无知时,便立刻坐不住了,悄然也去购买一份。
“诸位,这份报纸实属难得,朝廷大事、地理民生、名家撰述,皆具,仅需一文钱,堪称我辈之福!”
“兄台所言极是,据说此报由太子亲督,旨在让读书人早知朝政与地方事务,日后为官也好造福百姓,太子此举确显仁爱。”
“小哥,请再给我一份报纸,我要送给不在应天的好友,如此盛事不可让他错过。”
“我也要一份,刚好有个朋友在外地。”
“好,那就两份,我有两个朋友!”
……
不过片刻,满街的报童就被人群团团围住。
应天乃一国之都,文化底蕴深厚,人口逾千万,其中至少三成是读书人、官员或富商。
这些人大多识字,见报纸热销,自然好奇。
更何况只是一文钱,实在不值一提,众人更不会吝惜。
当然,也有些人不安分,想制造麻烦。
毕竟报纸热卖,就意味着有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