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说着话瞟眼御猫展昭,心中猜测,难道太后公主看中展护卫?
公孙策也有同感,那眼里满室笑意,眼眸在祈奕与展昭之间飘忽。
祈奕却已经看出这股妖风从何而来,她眉头微锁,紧张思索着要如何脱钩。
仁宗微笑间眼风飘向庞贵妃:“庞太师时才请旨,要替安乐侯求娶节义公主。“
这话一出,众人齐齐动容,尤其八贤王与开封府三人,据他们对祈奕了解,祈奕绝对看不上庞煜其人。
这四人面色齐齐由惊诧转而失望。
老螃蟹闻言起身,春风满面来至太后驾前,躬身行礼:“老臣冒昧高攀,却是诚心诚意,一片至诚,还请太后娘娘玉成,则老臣不胜感激。”
老太后娘娘一笑:“嗯,这门第倒是门第,只是,你女儿入皇家,御妹再嫁庞家,在民间似乎就有换亲之嫌,好说不好听呢,包卿,你说呢?”
包拯老实回答:“确乎有此一说。”
八贤王只想给女儿白玉衡招个能干夫婿,庞煜却是看不上的,忙着帮腔:“太后这话本王也有耳闻,确乎不妥,本王之意,不如等来年恩科招赘贤才。”
祈奕闻言大急,忙着又扯太后衣袖。
庞太师却抢先开了口:“这话民间确乎有云,只是这说的是亲生兄妹两下联姻,圣上跟节义公主却是结拜兄妹,情况有所不同呢。”
庞妃忙着帮腔:“正是这话呀,须知节义公主可是不姓赵呢。”
八贤王顿时不悦,袍袖一拂:“无稽之谈,可知玉碟之上节义公主名唤赵玉衡,将来赐婚圣旨也是赵玉衡,谁敢说她不姓赵,哼。”
庞太师仗着贵妃女儿皇帝女婿,也杠上了:“可她明明就是白玉衡啊?”
祈奕在后边又扯太后:“母后,何时改了赵……”
太后轻笑:“赵玉衡就赵玉衡,你只管自称白玉衡,有何关系呢。那八王爷难道成天跟着呢与人解释呢。”
祈奕顿时挫败,这不是和稀泥呢。
那边厢八贤王跟庞太师争得脸红脖子粗。一个说:“我说姓赵就姓赵1”
一个说:“就算姓赵,我庞家门第也娶的起呀!”
八贤王当着皇上倒也不敢说庞家不是好东西。
仁宗也不好说偏向谁,只是闲闲微笑饮酒,跟哪儿看两个老头儿吹胡子瞪眼。
祈奕这里太后说不通,暗地跟自己师傅公孙策打眼色,眼睛都抽筋儿,公孙策才跟包公嘀咕一句。
包公适时起身:“贤爷太师且别争了,可否容微臣说一句?”
两个人一个动作,拂袖调脸:“说来。”
包拯笑道:“这件事情事关节义公主,微臣以为,既然事关公主,不如听听公主是和态度。”
庞太师又是拂袖一怒:“包拯,你不要以为你明里暗里跟庞府作对我不知道,你这话明明就是偏向,公主曾经跟安乐侯有误会,岂能乐意。且婚姻大事从小说父母做主,从公主说,婚事乃是朝廷大事,应当太后圣上做主,岂有女人家自己张罗婚事,真正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