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三国演义通俗版全文免费阅读 > 174回 关张逞威破孙桓蜀吴鏖战起彝陵(第1页)

174回 关张逞威破孙桓蜀吴鏖战起彝陵(第1页)

张苞和关兴向先主拜别后,与先锋会合,一同进军,摆成阵势。孙桓得知蜀兵大规模到来,集合营寨中的兵马迎战。两军摆开阵势,孙桓带领李异、谢旌立马于军旗之下,看到蜀营中,簇拥出两员大将,都头戴银盔,身披银铠,骑着白马,打着白旗:上面为首的张苞手持丈八点钢矛,下面关兴横着大砍刀。张苞大骂道:“孙桓竖子!死到临头了,还敢抗拒天兵吗!”孙桓也骂道:“你父亲已经成了无头之鬼;如今你又来送死,真是太愚蠢了!”张苞大怒,挺枪直取孙桓。孙桓背后的谢旌,催马前来迎战。两将交战三十多个回合,谢旌败走,张苞乘胜追击。李异见谢旌败了,慌忙拍马挥舞蘸金斧迎战张苞。张苞与李异交战二十多回合,不分胜负。吴军中的裨将谭雄,见张苞英勇,李异不能取胜,便放了一支冷箭,正中张苞所骑的马。那马负痛奔回本阵,还没到军旗边,便倒地而死,把张苞掀在地上。李异急忙向前,轮起大斧,朝着张苞脑袋砍去。忽然一道红光闪过,李异的头已落地,原来是关兴见张苞的马跑回,正准备接应,忽见张苞马倒,李异赶来,关兴大喝一声,将李异劈于马下,救了张苞。蜀兵乘势掩杀,孙桓大败。双方各自鸣金收军。第二天,孙桓又领军前来。张苞、关兴一同出战。关兴立马于阵前,单独挑战孙桓。孙桓大怒,拍马挥刀,与关兴交战三十多回合,体力不支,大败回阵。两位小将追杀进吴军营地,吴班率领张南、冯习驱兵掩杀。张苞奋勇当先,杀入吴军,正遇到谢旌,张苞一矛将谢旌刺死。吴军四散奔逃。蜀将得胜收兵,却不见了关兴。张苞大惊道:“安国(关兴字安国)有失,我也不想独自活着!”说完,绰枪上马。没走几里,只见关兴左手提刀,右手活捉一员敌将。张苞问道:“这是什么人?”关兴笑着回答说:“我在乱军中,正好遇到仇人,所以将他生擒回来。”张苞一看,原来是昨天放冷箭的谭雄。张苞大喜,和关兴一同回到本营,斩了谭雄,用他的血祭祀战死的马。然后写了表章,派人到先主处报捷。孙桓折损了李异、谢旌、谭雄等众多将士,兵力耗尽,势力孤单,无法抵御蜀兵,立刻派人回东吴求救。蜀将张南、冯习对吴班说:“如今吴兵战败,正好乘虚劫营。”吴班说:“孙桓虽然折损了许多将士,但朱然的水军如今在江上扎营,还未受损。今日如果去劫营,倘若水军上岸,截断我们的归路,那该怎么办?”张南说:“这事很容易:可让关兴、张苞二位将军,各率领五千军埋伏在山谷中;如果朱然来救援,左右两军一齐出击夹攻,必然取胜。”吴班说:“不如先派小卒装作降兵,把劫营的事告诉朱然;朱然见营中起火,必然来救援,再让伏兵攻击他,那么大事可成。”冯习等人听了,十分高兴,便依计行事。且说朱然得知孙桓损兵折将,正打算来救援,忽然伏路的士兵带着几个小卒前来投降。朱然询问,小卒说:“我们是冯习帐下的士卒,因为他赏罚不明,所以前来投降,顺便报告机密。”朱然问:“报告什么事?”小卒说:“今晚冯习打算乘虚劫孙将军的营寨,约定以举火为号。”朱然听后,立刻派人去通知孙桓。报信的人走到半途,被关兴杀了。朱然一面商议,打算引兵去救孙桓。部将崔禹说:“小卒的话,不可深信。倘若有闪失,水陆两军就全完了。将军只宜稳守水寨,我愿意替将军走一趟。”朱然听从了他的建议,便令崔禹率领一万军前去。当夜,冯习、张南、吴班分兵三路,直杀入孙桓营寨,四面火起,吴兵大乱,纷纷寻路逃走。且说崔禹正行军时,忽见营中火起,急忙催兵前进。刚转过山,忽然山谷中鼓声大震:左边关兴,右边张苞,两路夹攻。崔禹大惊,正想逃走,正遇到张苞;两人交马只一个回合,崔禹被张苞生擒回来。朱然得知情况危急,将船往下游退了五六十里。孙桓率领败军逃走,问部将说:“前面什么地方城坚粮广?”部将说:“向北去的彝陵城,可以屯兵。”孙桓率领败军急忙向彝陵城逃去。刚进城,吴班等人追来,将城四面围住。关兴、张苞等人押解着崔禹回到秭归。先主大喜,传旨将崔禹斩首,重赏三军。从此蜀军威风震动,江南的将领们无不胆寒。且说孙桓派人向吴王求救,吴王大惊,立刻召集文武商议说:“如今孙桓被困在彝陵,朱然在江中大败,蜀兵势力强大,这可怎么办?”张昭上奏说:“如今各位将领虽然有很多故去了,但还有十几人,何必惧怕刘备?可任命韩当为正将,周泰为副将,潘璋为先锋,凌统为合后,甘宁为救应,起兵十万抵御蜀军。”吴王听从了他的建议,立刻命令诸将迅速出发。此时甘宁已经身患痢疾,却带病出征。且说先主的军队从巫峡建平起,一直到彝陵界分,七十多里地,连结了四十多座营寨;先主见关兴、张苞屡立大功,感叹道:“昔日跟随我的诸将,都老迈无用了;如今有这两个侄儿如此英雄,我还怕什么孙权呢!”正说着,忽然报说韩当、周泰领兵来到。先主正打算派将迎敌,近臣奏道:“老将黄忠,带着五六个人投奔东吴去了。”先主笑着说:“黄汉升不是反叛之人;因为朕失口误说老将无用,他必定不服老,所以奋力去与吴军相持了。”随即召来关兴、张苞说:“黄汉升此去必然有危险。贤侄们不要怕辛苦,可去相助。稍有功劳,就叫他回来,别让他有闪失。”两位小将拜别先主,率领本部军队去援助黄忠。真是:老臣素矢忠君志,年少能成报国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