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三国演义通俗版电子书 > 182回 曹丕伐吴遇徐盛赵云回军平南蛮(第1页)

182回 曹丕伐吴遇徐盛赵云回军平南蛮(第1页)

且说魏国的细作探听到吴蜀连和的消息,火速报到中原。魏主曹丕听了,大怒道“吴蜀联合,一定有图谋中原的打算。不如我先去讨伐他们。”于是大规模聚集文武官员,商议起兵讨伐吴国。

这时大司马曹仁、太尉贾诩已经去世。侍中辛毗出班启奏说“中原地区,土地广阔但百姓稀少,这个时候用兵,看不到有什么好处。如今的计策,不如养兵屯田十年,粮食充足、兵力雄厚,然后再用兵,那么吴蜀就可以攻破了。”

曹丕愤怒地说“这是迂腐儒生的言论!如今吴蜀连和,早晚必定来侵犯边境,哪有时间等待十年!”随即传旨起兵讨伐吴国。

司马懿启奏说“吴国拥有长江的天险,没有船只就无法渡过。陛下一定要御驾亲征,可挑选大小战船,从蔡、颖进入淮河,夺取寿春,到广陵,渡过江口,直接攻打南徐这是上策。”

曹丕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日夜赶工,建造了十只龙舟,长二十多丈,可以容纳二千多人,又收拾了三千多只战船。

魏黄初五年秋八月,曹丕会聚大小将士,命令曹真为前部,张辽、张郃、文聘、徐晃等为大将先行,许褚、吕虔为中军护卫,曹休为合后,刘晔、蒋济为参谋官。前后水陆军马三十多万,限期起兵。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在许昌,凡是国政大事,都听从司马懿决断。

且说东吴的细作探知此事,报入吴国。近臣慌忙启奏吴王说“如今魏王曹丕,亲自乘坐龙舟,率领水陆大军三十多万,从蔡、颖出兵到淮河,必定要夺取广陵渡江,来攻打江南。非常厉害。”

孙权大惊,立即聚集文武商议。顾雍说“如今主上既然与西蜀连和,可以写信给诸葛孔明,让他起兵出汉中,来分散魏兵的势力;一面派遣一位大将,屯兵南徐来抵御魏兵。”

孙权说“除了陆伯言没有人能担当这个大任。”顾雍说“陆伯言镇守荆州,不能轻易调动。”

孙权说“我不是不知道,无奈眼前没有能替代他的人。”

话还没说完,一个人从班部内应声而出说“我虽然不才,愿意率领一军来抵挡魏兵。如果曹丕亲自渡江,我一定生擒他献给殿下;如果他不渡江,我也能杀掉大半魏兵,让魏兵不敢正视东吴。”

孙权一看,是徐盛。孙权大喜说“如果有你镇守江南一带,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于是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镇都督建业、南徐的军马。

徐盛谢恩,领命而退;随即传令让众官军多置办器械,多设置旌旗,作为守护江岸的计策。

忽然一个人挺身而出说“如今大王把重任委托给将军,想要攻破魏兵生擒曹丕,将军为什么不早点发兵渡江,在淮南之地迎敌?等到曹丕的兵到了,恐怕就来不及了。”

徐盛一看,是吴王的侄子孙韶。孙韶字公礼,官授扬威将军,曾在广陵防守;年轻气盛,非常有胆勇。

徐盛说“曹丕势力强大;又有名将作为先锋,不能渡江迎敌。等他们的船只都聚集在北岸,我自有计策攻破他们。”

孙韶说“我手下有三千军马,又深知广陵的地势,我愿意自己去江北,与曹丕决一死战。如果不胜,甘愿接受军令处罚。”

徐盛不答应。孙韶坚持要去,徐盛只是不肯,孙韶再三请求。

徐盛发怒说“你如此不听号令,我怎么能约束诸将呢?”叱令武士把孙韶推出去斩首。

刀斧手把孙韶拥出辕门之外,立起黑旗。孙韶的部将飞速报知孙权。

孙权听了,急忙上马去救。武士正要行刑,孙权赶到,喝散刀斧手,救了孙韶。

孙韶哭着启奏说“我往年在广陵,深知地利;不在那里与曹丕厮杀,等到他下了长江,东吴很快就完了!”

孙权径直进入营中。徐盛迎接他进入帐内,启奏说“大王命我为都督,提兵抵御魏兵;如今扬威将军孙韶,不遵守军法,违令应当斩首,大王为什么赦免他?”

孙权说“孙韶倚仗血气方刚,误犯军法,希望你宽恕他。”

徐盛说“军法不是我制定的,也不是大王制定的,而是国家的典刑。如果因为他是您的亲属就赦免他,怎么能号令众人呢?”

孙权说“孙韶犯法,本应任凭将军处置;无奈这孩子虽然本姓俞,但是我的兄长非常喜爱他,赐姓孙;对我也颇有功劳。如今如果杀了他,就辜负了兄长的情义。”

徐盛说“暂且看在大王的面子上,暂不处死他。”

孙权命令孙韶拜谢。孙韶不肯拜,厉声说“依我的看法,就应该引军去攻破曹丕!就算死也不服你的见识!”

徐盛变了脸色。孙权叱退孙韶,对徐盛说“就算没有这孩子,对军队又有什么损失?今后不要再用他了。”说完自己回去了。

当天夜里,有人报告徐盛说“孙韶率领本部三千精兵,偷偷地过江去了。”

徐盛担心出意外,怕在吴王面前不好交代,于是唤来丁奉,授给他密计,让他率领三千兵渡江接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