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煮完两份古法红烧、三份纸包鸡后,第二轮食客下的单基本完成,周乐忙着给食客添饭、结账。
辛真这才能歇一口气,洗干净手翻看手机,半小时前它震好几下,一直没空理。
欣怡微信。
欣怡:真真!我听说红饱书的试吃员已经巡到我们国家了。
欣怡:不知现在走到哪个城市了,每次他们都会分三组试吃员来我们国家,但能评上的餐厅寥寥无几。
欣怡:我和老陈都觉得真拾小馆有戏诶,如果能选上二星,哦不,一星也行,都是我们华国之光啊。
欣怡:上次的红饱书,我们国家只有三家餐厅入选,鼎鼎有名的大餐厅也只拿了一星,今年应该很多餐厅都收到风了,肯定都在摩拳擦掌呢!
……
辛真:我想,可能,大概,已经来了。
回完微信,她悄悄瞥一眼两位异国食客,他们进门就点红酥鸡显然是有备而来,但在餐间交流,即使用的法语,也决口不谈桌上菜品,顶多有一句yummy,太像了。
红饱书每次在收录餐厅前,都会派出美食试吃员装作食客造访餐厅,而且他们还有个老带新的传统,入职年限不够的新试吃员由经验丰富的老试吃员带着探店。
但也只是猜测,红饱书的试吃员都极神秘,绝不会让餐厅轻易发现。华国餐厅入选的少,也不是没道理,发源于法国的□□评价制度一开始用的就是法餐标准,既要符合六大要求又得匹配异国试吃员的口味,对中餐来说太难了。
想到这儿,辛真还是心痒痒的,开餐厅的谁不想拿个美食界的诺贝尔呢。她把上次吃到红酥鸡的法国女人名片发给欣怡。
欣怡:塞希尔·布瓦?你认识她?
辛真:前段时间她来过真拾小馆。
欣怡:她是前几届的试吃员,在她自己的专栏中有提过,不过肯定是卸任了才会说出来。
辛真:这样啊,我还以为……
欣怡:但是呢!她名片显示她还在诺斯美食协会,很多红饱书试吃员都在这个协会有任职,没准她吃开心了会推荐给他们呢。
那就好,辛真又燃起一丝希望,红饱书诶!
老陈突然弹出群聊,这是之前买羊肉时欣怡拉的三人小群。
老陈:真妹,塞希尔说的惊喜餐厅是你的真拾小馆?
他发来一张脸书截图,塞希尔ID在上周发布了一段游历华国的随手记,其中一段是评价真拾小馆红酥鸡的文字,连用两个惊喜惊艳词汇,还配了一张红酥鸡美食图片。
看造型和餐具确实真拾小馆。
辛真:是诶(笑脸。jpg)
老陈:不负我望,真拾小馆确实值得!
辛真:低调低调,只是有可能性而已。
欣怡:嗯?红酥鸡!
老陈:嗯?红酥鸡!
辛真:懂了,有空提前约!
店里又进来几位客人,周乐忙着给两位异国食客结账。
待他们转身后,辛真站在屏柱后放下手机,隔着柱子恋恋不舍地目送他们。他们会不会真的是试吃员啊,为何今天不准备红酥鸡呢?要是有红酥鸡希望会不会大一点呢?
炸完最后一批纸包鸡,有一位客人提出打包外带一份,被辛真婉拒了,和周乐说好要留着做宵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