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海上军力世界排名 > 第251章(第1页)

第251章(第1页)

三、非洲和波斯湾

两个世纪以来,印度洋实际上一直是英国的一个湖泊,而且在某一时期大部分沿岸国土‐‐东非、南非和澳大利亚都是大英帝国的组成部分或在大英帝国的保护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战争的损失和耗竭已经衰败了的英国开始清理帝国在亚洲和非洲残存的殖民地。1968年,英国政府宣布,它打算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走它的全部军队。美国和苏联因此准备在印度洋建立海军巡逻区。

美国建立这样的海军巡逻区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沿岸国家的稳定,但美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从波斯湾开出的油轮和运输铜、钴、铬、锰和工业钻石之类的战略原料的舰船。上述战略原料都是美国、西欧和日本稀有或短缺的,但这些东西在撒哈拉的南部非洲却很丰富。

波斯湾的油井‐‐主要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和伊朗等国的‐‐在世界石油生产中相对来说是后期勘探的。因此,当世界其他地区的油井将要枯竭时,这些产油国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到1980年,波斯湾国家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石油输出国‐‐日产2000万桶。平均每16分钟就有一艘油轮驶离波斯湾。日本、西欧和美国使用的石油中,分别有73、63和15是依靠这些油轮来输入的;据估计,在4-5年内,苏联也将需要从这些国家进口石油。

图68东非、南亚和印度洋

图68东非、南亚和印度洋

波斯湾国家和其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利用它们日益提高的垄断地位开始提高石油的价格。1970年时,每桶原油的价格一般为18美元,而到了1981年,则上升为每桶(42升)40美元。油价的暴涨破坏了世界经济的稳定,也使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又扶摇直上。唯一可以遏制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油价上涨的因素便是那些石油输出国所依赖的保护国的经济破产。

皇家海军对印度洋的长期统治就是依靠亚丁、亭可马里和新加坡的海军基地进行的。到60年代的后期,英国、美国和苏联都没有控制印度洋沿岸的底部地区‐‐尽管苏联人与伊拉克签定了一个协议允许他们出入波斯湾顶端的巴士拉港;美国人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在海湾内独立的岛国巴林建立了海军基地,保留了一支以驱逐舰为主体的中东舰队。考虑到英国势力从这一地区的撤出,美国寻找了一个在战略上不易受到攻击且能以此为基地扩大力量的位置‐‐这就是迪戈加西亚岛。

迪戈加西亚是英属查戈斯群岛中的一个环礁岛,在波斯湾东南大约2500海里处。在伦敦政府的安排下,美国的海军修建营于1971年抵达这个小岛开始施工。他们修建了仓库、营房、一个无线电台和一条1英里长的栈桥。他们还建造了油罐,铺设了一条12万英尺的跑道和17英里长的柏油路,并且疏浚了环礁湖以供大型战舰编队锚泊。

美国不仅要在波斯湾地区建立一个军事形象,而且也要依赖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来为它站岗放哨。与此同时,美国人为他们提供武器装备,并训练他们的军官和技术人员。这两个国家中,沙特阿拉伯的可靠性更差些。它本国的人口稀少,军队很小,成千上万的外国人操纵着他们的油井和炼油厂。显然这个国家极易受到外来的入侵和内部的政变。

相反,伊朗在70年代初期看起来是个典型的稳定国家。比较进步的穆罕默德&iddot;雷扎&iddot;巴列维国王统治着这个国家,并且很快就使它西方化了。因此,美国相信巴列维国王和他的人能够维护这个世界的主要产油区,并且尽可能地向他提供了最先进的武器。成千的年青伊朗军官和平民前往美国接受训练和教育,成千的美国专家和技术工人也在伊朗安家,指导和协助他们建设国防和发展商业和工业。还有一些美国人到伊朗操纵无线电侦听电台,监视着在附近苏联导弹的活动情况。

苏联对英国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离的反应是从以符拉迪沃斯托克为基地的太平洋舰队中派遣一支特混舰队,进行为期4个月的耀武扬威式的巡航,这些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锡兰、伊拉克、伊朗、南也门和索马里。此后,苏联舰队持续不断地在印度洋地区出现。

莫斯科利用这一地区邻国间的相互不信任,在最初显示海军实力的基础上,紧接着又积极地展开了外交活动。因而,苏联能够通过谈判同印度、南也门和索马里签署了互助友好条约。同时,苏联还向葡萄牙在非洲难以控制的殖民地‐‐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马克思主义的游击队提供援助。

这些条约使印度洋的港口为苏联舰队打开了方便之门。其中包括印度的若干港口,南也门的亚丁港,索马里的柏培拉港。索马里位于亚丁湾的边缘,这里是通向红海的大门。英国还在亚丁保留了一个海军基地。在柏培拉的对岸,苏联开始建造另一个海军基地,包括一条飞机跑道、储油设施和反舰导弹基地。

苏联条约体系的一个目标是利用西方国家的退缩,另一个目标是成立亚安体系,把中国排除在外,以此孤立苏联的对手中国。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曾把索马里的西亚德&iddot;巴雷主席列为第三个目标。他说:&ldo;我们的目标是争取控制西方所依赖的两大宝库‐‐波斯湾的能源宝库和中非与南非的矿产宝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