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陆奶奶又出来说了,她小姐妹算命,楚瑜不仅是财神婆!主陆家财运!还旺陆家人。
&ldo;楚瑜能带着陆家走向繁荣!让陆家世世代代都安康!这是我小姐妹说的!&rdo;陆奶奶说。
家人闻言,都笑了起来,在他们这样的家庭里能安康就意味着陆家以后少磨难,站队没有错的时候,只要子孙后代都能好,他们做长辈的也高兴。
自此,楚瑜在陆家的地位又高了不少。
-
不知不觉,楚瑜脱下针织衫换上了黑色呢子大衣。
天冷了,楚瑜也挂念家里人,她把工厂里做的新衣服找了几件女人们能穿的,又给楚乐买了件红色的新棉袄,寄回家,暑假没能回家让楚瑜觉得对家人亏欠许多,暗暗想着等过年要跟陆战一起回去。
就在这时,周教授找到楚瑜,说有个任务找她一起参与。
&ldo;什么任务?&rdo;楚瑜疑惑,到底是什么事?
周教授道:&ldo;小平同志访美后,签订了交流项目,其中有一项就是引进美剧,这不,中央台的译制部接到了这个项目,要译制一部名为《大西洋底来的人》的美剧,他们人手不足,希望我能帮下忙,我想到你英语不错,想让你来试试。&rdo;
楚瑜一愣,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有机会参与这样知名的电视剧,没别的原因,当初《大西洋》可是造成过万人空巷的效果,说个事情大家肯定都知道,八十年代,中国尤其是北京的小青年都爱戴麦克镜不撕商标,就是受这部剧的影响,麦克镜就是蛤-蟆镜,男主角的蛤-蟆镜让全国人民为之痴迷并效仿,而后世楚瑜的英语老师曾说过,《大西洋》是非常经典的科幻片,只可惜受当时的条件所限,很多地方译制不到位,如果放在后世,定然不会这样简单。
更让楚瑜激动的是,这部剧还带来另一样流行风cháo‐‐喇叭裤!
没错!喇叭裤和蛤-蟆镜在后世很多年成为流行风向标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部剧,而现在,楚瑜家的喇叭裤虽然卖得很不错,但还没有达到人手一件的程度,她需要有把火来烧一烧,无疑,这部剧是个很好的契机!
楚瑜几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ldo;谢谢周老师的提携!&rdo;
周老师笑了,这小丫头还会打官腔!
-
次日,楚瑜和周老师一起去了译制部,接待他们的是个三十岁不到男人,戴着眼镜,面相年轻,看起来文绉绉的,很有学识的样子。
&ldo;周老!&rdo;
&ldo;陈元!&rdo;周老师笑道:&ldo;看我给你带了个宝贝过来!&rdo;
陈元的视线落在楚瑜身上,眼前这姑娘年纪小,面相也嫩,虽然穿着洋气时髦,可年纪应该不大,应该是个学生,周老师怎么把她带来了?
陈元心里疑惑。
周老师自然知道他的想法,他道:&ldo;你别小看楚瑜,她可是出国好几本教科书,什么《冲刺100》《通关宝典》《步步高英语》都是她出的!&rdo;
陈元一愣,这才惊讶地看向楚瑜,这几本书他都听过,因为家里的侄女都嚷嚷说买不到教材,还说这家的教材猜题很准,只没想到,这样专业的教材竟然是这小姑娘出的。
&ldo;还有!步步高英语你听说过吧?她是老板,培训班的清北班去年全部考上清北,并且英语分都很高,就是她教出来的。&rdo;
陈元已经不能用&ldo;惊讶&rdo;二字来形容,他忙说:&ldo;咱们正缺人才呢!林小姐年纪轻轻就能有这番作为,来帮忙肯定是屈才了!&rdo;
楚瑜这才笑笑。&ldo;陈先生,能帮上忙是我的荣幸。&rdo;
之后,译制组开始译制台词,楚瑜不知道后世译制是怎么进行的,反正当下十分简陋,几乎就是逐字逐句翻译的,大家在一起讨论讨论,没问题这句话的翻译就定了,期间楚瑜提出自己的见解,觉得不用照本宣科,反而应该让台词简洁点,不要搞成初期译制剧那么假的风格,总之,楚瑜听不得国内配音的电视剧,觉得那声音真的雷人,当然,配音她管不了,可如果能让台词简洁而生活化一些,不要那么打官腔,配音听起来也会舒服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