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瑜闻言,思索片刻,是啊,现在能做什么赚钱?古董没法立刻折现,她的通关小册暂时也没法售卖,这大冬天的,又要过年了,能卖点什么呢?
楚瑜的视线忽然落在楚青的手上,楚青的手上戴着一个毛线手套,就是最原始的指尖处全部封口的那种。
楚瑜灵光一闪,忽然道:&ldo;有了,姐!咱们可以卖手套!&rdo;
&ldo;手套?&rdo;楚青摇头否定:&ldo;谁会买手套啊?家家户户都是自己织的,毛线还要循环再利用,毛衣上拆下来的可以织手套用,咱们卖手套价格肯定高,没人会傻到花钱出来买。&rdo;
她说的是实情。
&ldo;价钱确实比织的高,但要是咱们卖的手套是他们从没见过,也做不出来的款式呢?&rdo;
&ldo;这是什么意思?&rdo;楚青急切地想知道下文。
楚瑜勾了勾唇:&ldo;姐,现在咱们织手套织的都是长手套,用一条长毛线连着两只手套,挂在脖子上。&rdo;
&ldo;对啊。&rdo;
&ldo;但你不觉得这样的手套不仅不美观,而且显得很笨重吗?做事也一点都不方便,好比你给我织的手套,虽然保暖,里面还加了棉,可我有时候写字,需要把手套脱下来才行,戴惯了手套,一脱下来更是冷,那时候我就在想,有没有什么手套,平时和写字都可以用的呢?既方便又暖和?后来我忽然想出一个办法。&rdo;
其实是楚瑜借鉴了后世的手套设计。
&ldo;什么办法?&rdo;楚青显得很激动。
&ldo;咱们来做半截手套!&rdo;楚瑜道。
&ldo;半截手套?&rdo;
&ldo;是啊,半截的,指头露出来的,但是手背上带着一个翻盖,可以随时把手包起来保暖的,也就是两用手套,这样大家出门时把盖子翻下来,写字时拿走用短手套,方便好用!&rdo;
见楚青满脸迷茫,楚瑜干脆拿笔在纸上画了出来,看了图,楚青恍然大悟:
&ldo;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把半截手套和全手套合二为一,你别说,你这想法很有意思!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市面上也没见谁这样做过!&rdo;
有些事就是这样,明明很简单,可就是没人去做,好比迷你裙,60年代才被发明出来,此时的中国更是从来没人穿过,迷你裙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不就是裙子剪短点吗?可就是发明不出来啊。
好比水煮鱼酸菜鱼都是80年代才有的菜,才慢慢被大众接受流行。
对于70年代的人来说,这种二合一手套确实是走在cháo流前沿的,楚瑜记得自己上学时学校曾流行过这样的手套,每个学生冬天都会买,细线的,手指半截,带盖子,后来为了美观,5个半截手指的毛线颜色各不相同,还有翻盖跟手背颜色撞色的,在当时看来是很流行的。
这类手套方便实用,楚瑜自己很喜欢,若是能做出来,肯定好卖!
姐妹俩说做就做,两人找了几种毛线过来,配好颜色,又照着楚瑜画的图,琢磨了阵法,楚青一点点摸索,反复修改试验,做不好就把线拆了重做,好不容易才做了一个手套出来。
&ldo;哎!果然不好做!&rdo;看着眼前的手套,楚青很泄气。&ldo;你看做的歪歪斜斜的,针脚也不均匀,看起来丑死了。&rdo;
&ldo;已经很好了,姐,蛮好看的,等做熟练就好了。&rdo;
手套纯粹是手工活,一针一针织起来的,加上这年头毛线紧缺,需要凭票购买,因此,这种手套有个弊端‐‐无法批量生产!
这就意味着利润很少,楚瑜因此没打算分杯羹,给楚青一个人赚就行了。
楚青又把线扯了重新做了一次,这次做出来的手套果然美观许多,楚青很激动,她动作很快,又在手套上面用黄色毛线织了个蝴蝶,这样的手套看起来美观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