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默不作声。确实,处理了卢沙武,朱瑶,蓝玫瑰陷入被动,不处理也会被动,未瑶好算记。陈宜中明白过来,蓝玫瑰在寻找一个两权其美的方法,并非是舍不得处理卢沙武。笑笑说道:&ldo;皇上,请把这件事交给臣处理,相信有好的办法。&rdo;
蓝玫瑰轻轻一笑,所有的政治局成员都是一愣,陈宜中这个滑头,这回怎么主动要求处理问题了?看到蓝玫瑰笑了,陈宜中知道皇上明白自己要如何处理,信心十足说道:&ldo;臣希望得到圣旨恩准,全权处理,也希望得到内阁的协助。&rdo;
蓝玫瑰点头说道:&ldo;准,这事全权委托陈丞相处理,有先斩后奏的权力,政治局和各部配合。
&ldo;谢主龙恩&rdo;陈宜中连忙跪倒谢恩。大家一时间没有明白陈宜中要怎么处理,不过都十分清楚,蓝玫瑰在一直限制性使用陈宜中,这一次为什么给他这样的权力?陈宜中有得宠的可能,这让政治局的人有些担心。
因为不明白陈宜中将怎么处理,皇上圣旨已下,反对也没有理由。头脑好使的政治局成员,感觉到这个处理方法,绝对是非正常手段,所以皇上和陈宜中打哑谜,谁也不说出来,这样群臣想反对都找不到理由,只能暗暗担心。
当第二天蓝玫瑰接到报告,陈宜中去天牢秘密会见了卢沙武,蓝玫瑰微微一笑,明白陈宜中绝对明白怎么处理这件事,放下心来,不再过问卢沙武的事情,把目光转移到军事问题上。陕西的问题既然解决,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这时是五月份,再有一个多月,进入雨季,南方必然停止军事行动,而北方却不受这些影响,可以继续对蒙古进行军事打击。蓝玫瑰通知叶晴前来,有命令下达。
这段时间,每半个月一次朝会。平时蓝玫瑰的御书房就是临时办公地点,各大臣有事可直接前来请示。蓝玫瑰并不拢权,对政治局一般都是放手让他们干,所以自己的事情并不多。因为陈宜中的滑头行为,让很多政务转到蓝玫瑰手里,为此蓝玫瑰单独找过陈宜中,没人知道两个人怎么谈的,不过从那之后,陈宜中表现良好,一般的事都积极主动。今天主动要求处理卢沙武、朱瑶的事情,就是一个例证。这样的变化,让蓝玫瑰有大量时间去研究。在皇宫中整理出来的古书。并同时向天下传旨,收集孤本绝版的书籍。如果进献的有价值,可以重赏。
皇宫西侧的档案馆和藏书楼开始扩建,面积已经占去三分之的皇宫,这恐怕是第一次扩建皇宫,却是干这个用的。刘含烟升为中华国家档案馆长。
娄小花为图书馆馆长,归文化部管理。看着这个自皇帝亲自设计的巨大建筑,邹成有些吃惊,这也太大了。不过皇上要求保质保期完成,这是皇家项目,邹成哪敢怠慢,立即责成建设局开工。这不用预算局作预算,这是蓝玫瑰动用内帑来完成的工程,档案馆和图书馆都非常大。
在工程开工的时候,蓝玫瑰向天下发出召书,在全国范围内招集编修,成立中华全书总编辑部,招聘主编和各级编修人员,进行中华全书修编工作。这件事的钱,是蓝玫瑰通过济世拍卖行,出卖皇家收藏珍品得来的钱。
对于蓝玫瑰把大内珍品出卖,让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招到朝臣的集体反对。蓝玫瑰没有听任何人的,真的是一意孤行,不过只是出卖东西,朝臣虽然反对,但也不是非得干涉不可。不过很多人不明白,蓝玫瑰富有天下,为什么要这样去筹集资金,大内珍品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得到这么庞大的巨款干什么用?
蓝玫瑰开始行动的时候,这些大臣才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蓝玫瑰在朝堂上的讲话,感动了所有朝臣,两大报纸发表的皇上讲演,感动了天下文人。这刻他们才知道,当年反对蓝玫瑰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蓝玫瑰对朝臣和天下人的解释,就是三个问题:&ldo;第一,这些珍宝放在皇宫中雪藏,什么价值也体现不出来,也就是一件东西而已。艺术的价值在于它的欣赏和审美,再精美的艺术品,其价值体现在它的实用性。对于懂得它价值的人来说,它是无价之宝,对于不懂的人来说,一文不值。一个玉雕,堪称绝品,但它不顶吃不顶穿,对于一个百万、千万富翁来说,它可能值几千两、几万两。对于一个穷苦百姓来说,它连一个馒头、一碗米饭都不如。所以艺术在于它的欣赏,价值不在于它本身的价值。朕是皇帝,坐拥江山,这些艺术品不论是在朕的手里,还是在百姓手中,它都是中华的东西,展现的工艺艺术价值并没有减低,即使它流落到国外,也要看它是如何出去的。如果在国内以一千万两出国门,为我们换回两千万两,那么它就是超价值出去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朕把它换成钱,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建学校、修工厂、修路、建设军队,这些才是有意于人民百姓的事。&rdo;
蓝玫瑰第一点就让朝臣拜服,这不是体现蓝玫瑰不懂艺术,而体现出一种无私的心情和博大的胸怀,真正以天下为己任。
蓝玫瑰继续说道:&ldo;第二点,这些进贡品,是人制造出来的,这当中的艺术审美价值,也是一种生产技术,它只有在社会中流转,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艺术带给我们的享受,艺术享受可以愉悦身心,让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朕自己关上门,在房间里欣赏,有意义吗?独乐不如众乐,朕的愿望是天下同乐。不是朕一个人高兴,朕的责任是让天下人高兴。第三点,朕不认为花巨大的费用,花巨资派人维护这些收藏品有什么意义。既然得花钱去保护它,那么为什么不让有兴趣,又有能力的人保护它呢?朕把它换成了钱,可以做很多事情,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对国家今后发展有用的东西,朕也不会卖,还会往回买。但那些金银玉瓷就没必要了。古语有云&ldo;玩物丧志&rdo;朕决定不玩这些,把这些东西换成对中华千秋万代都有益的东西。&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