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终于按着齐少石的理想转变,蒋君山急了,这样下去他只能再次逃命,否则打下去就会失败。蒋君山快速的想办法,猛然想起来.那个一直发出命令的哨声,这应该是指挥的哨音。判断出齐少石的位置,运起轻功扑向了齐少石的地方。这是第三小队的方向,当蒋君山的身影出现的时候,齐少石身边的几十把钢弩,打出了密集的箭雨,把蒋君山逼退。
这样的进攻阻止了齐少石发出哨声,蒋君山以为他的目的达到了。不断的依仗轻功和毒龙掌,发起进攻。让齐少石没有时间指挥。蒋君山哪里知道,特战队的战斗是不用人临时指挥的。齐少石只是发出命令即可,刚才的哨声只是命令战斗方式的改变。齐少石的哨声不发出来,战斗一样进行。江湖人物的进攻也没有效果,他们没有纪律也没有拼命送死的必要。一旦有危险,就会停止进攻,四处躲避或者后退观望。齐少石特战队这是进攻方式,并非防御方式,蒙古特战队这些人开始后退。
蒋君山终于急切起来,发出了命令,通报那些江湖人物,杀死一个华夏军特战队员给黄金百两,那可是一千两白银。常言道:&ldo;重赏之下必有勇夫…&rdo;&ldo;人为财死,鸟为食亡&rdo;听到这个命令,这些江湖人物眼睛都红了,立即纷纷打出自己的成名暗器,开始疯狂的攻击。
齐少石的特战队,毕竟人少武功低,凭惜的是严谨的战阵和作战战术,单兵毕竟不是人家对手,形势开始变化,压力越来越大。
张坚终于按耐不住,吹响了长长的哨声。听到这个哨声,齐少石也变了脸色。他知道这是张坚发出了手榴弹攻击的命令。如此近的距离,双方混战一起,手榴弹攻击不亚于自杀攻击,自己人被炸的可能性非常大。不过齐少石也不能怪张坚,因为这是目前最好解困的方法。如果继续这样战斗下去,结果是特战队和蒙古特战队同时灭亡,两败俱伤的打法。齐少石也看得出来,蒋君山没有彻底退的意思,准备血战到底。
齐少石不明白,这样的组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心,蒋君山不怕伤亡吗?这是齐少石不了解江湖,也不了解蒋君山的为人。这些人大多是江湖人物,有门有派的江湖组织,不会傻到派人参加这种国家战争中。因为不论哪方胜利,都不会惯着他们。名门正派还是那些江湖帮派,他们在官府的眼里全是祸乱的根源,只要有机会,全在剿灭的行列。这些人是不会给官府借口的,也不会参与到这当中来。能被蒋君山招揽来的,大部分是单独行走的江湖独行客和一些江洋大盗。要不就是江湖小门派,这些人要是活着,蒋君山答应的奖赏就得全部支付,如果这些人死了,那也就不用给了。为了让这些人卖命,蒋君山提高了很高的奖赏,他都不知道嘎尔迪亲王会不会支付,这些人全都死了才好呢。
最好是消灭华夏特战队,自己这边人死光才好呢。因此不断提高奖赏,这些江湖笨蛋就玩命的攻击。特战队在减少,在伤亡,而蒋君山的人也在死亡。情急之下的张坚发出了手榴弹攻击的命令。
战场上冷兵器的撞击声和喊杀声,被手榴弹的爆炸声代替。蒋君山为之一惊,这种掌心雷的威力太大,上一次围歼辎重车队,大部分人就伤[在这种东西之下。如今这些精锐的特战队使出来,威力更大。因为齐少石的特战队员,掌握延迟爆炸的投掷方法,很多手榴弹凌空爆炸,威力加大。特战队员的身手也灵活,训练有素,自己躲避和卧倒的时间也快,被自己炸伤的可能性很小。蒙古特战队一下伤亡变得巨大。这些江湖人物,终于扛不住这样的打击,纷纷逃命,再也不进攻了,齐少石展开追杀。
蒋君山不得不带领这些人撤退,齐少石下令追击,这一战五百特战队竟然损失了近二百人,七百蒙古特战队剩下还有三百多人,这是二比一的伤亡,齐少石哪能不急。打算一战定乾坤,彻底的消灭这支威胁后面的蒙古军,否则早晚是事。但是齐少石这一次犯下了:&ldo;穷寇莫追,欺敌者受害&rdo;这一条兵法错误。
(第二部:红颜至尊)第203章风云变幻(二)
又是几天时间,特战第二中队对逃跑的蒙古特战队进行追踪,但是齐少石他们再也没有追上蒋君山一伙人。这并非是齐少石他们追踪水平差,而是面对的是一群江湖武林高手,这些人已然成为惊弓之鸟,在过永城之后,进入蒙古占领地区,蒋君山再也无法约束这些人,蒙古特战队烟消云散,四分五裂的逃跑。
这样分散逃命,齐少石只好停止追击。特战队不是江湖人物,他们不能分头追击,以单独的打斗能力,特战队也不是这些人的对手。这十几天的时间,齐少石也对蒋君山有了一个了解,这是一个狡猾机智型人物,不但武功高强,也有极高的智慧。齐少石这些人多少也都是了解江湖,了解武林人物,所以对于蒋君山也就了解一些。
对放弃追踪,齐少石有些愤恨,从开始到现在,第三中队折损过半,虽然蒙古特战队,最终分散逃跑的只有不足二百多人,七百来人的队伍被几乎剿灭,但特战队也损失二百多人。这些战损相对于特战队来说,可谓巨大,对比战果来说等于失败。
停下了追击,齐少石才把注意力放在了宿州战局上。这一了解情况,所得到的结果让齐少石大惊失色。此时宿州战役结束,石祥允占领徐州,正在整军平定山东。蒙古军攻占宿州、永城。华夏军退守毫州,战局出现一丝不协调的平衡,蒙古军自于损失过大,不得不停止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