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大谋无谋 > 第90章 李密叛唐(第1页)

第90章 李密叛唐(第1页)

在那风云诡谲、瞬息万变的隋末唐初,天下局势犹如一幅波澜壮阔且错综复杂的宏伟画卷。各方英雄豪杰、势力集团在华夏大地上纵横捭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逐鹿中原之战。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各个势力则在这乱世中奋力挣扎,试图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密归降唐朝,这一事件如同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唐朝朝堂上下激起了千层浪,引发了众人的广泛关注和诸多猜测。

李渊听闻李密来降的消息时,心中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仿佛是得到了一件梦寐以求的稀世珍宝。李渊本就心怀大志,一心想要统一天下,建立一个强大的王朝。李密在当时可是声名远扬,他曾率领瓦岗军纵横中原,实力不容小觑。如今李密来降,对李渊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在接见李密之时,李渊言辞间格外亲热,每一句话都像是从心窝里掏出来的,充满了真诚与热情,仿佛他们二人本就是亲密无间、血浓于水的兄弟。

细细探究,这一切并非毫无缘由。李密祖上本就是宗亲,虽说历经岁月变迁,这层血缘关系已经有些疏远,但在李渊心中,却始终觉得李密与自己有着一种特殊的缘分,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而且,李密在之前的岁月里,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领导智慧,率领瓦岗军多次击败隋朝的军队,占据了大片的领土,在中原地区拥有极高的威望。他的这些成就,让李渊对他刮目相看,深知这样的人才若是能为己所用,必将对自己的大业有着极大的帮助。于是,李渊亲热地称李密为弟,这种称呼看似简单,却在无形之中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让李密在初入唐朝时,便感受到了来自李渊的亲切与接纳,心中也涌起了一丝温暖和归属感。

为了进一步拉拢李密,让他能够死心塌地地为自己效力,李渊不惜动用自己的姻亲关系。他经过一番精心挑选,将自己的表妹独孤氏许配给了李密。这一举措,可谓是用心良苦。在古代,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族之间的纽带。李渊通过这桩婚姻,向天下人表明了自己对李密的重视,也让李密在唐朝有了更深的牵挂和羁绊,从而能够更加安稳地在唐朝站稳脚跟。

然而,在李渊热情的表象之下,内心深处却对李密充满了忌惮。

李渊久经沙场,历经无数风雨,自然深知人心难测。李密文武全才,才能超群,曾经在一方土地上威风凛凛,是众人敬仰的雄主。他心中有着远大的抱负和高远的志向,这样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主见和不甘人下的性格,想要完全驾驭他,谈何容易。

所以,李渊在授予李密官职时,仅仅给了他一个光禄大夫的闲职。这个官职从表面上看,十分尊崇,有着较高的品级,但实际上却无权无势,就如同一个空壳子,根本无法让李密施展自己的才能。李密本就是心高气傲之人,对这样的安排自然心中有所不甘,只是初来乍到,暂时隐忍不发。

这年的十一月,李密的日子过得颇为不顺。他早已习惯了往日的骄贵生活,作为曾经的一方霸主,他享受着众人的尊崇和敬仰。而且,他自恃为唐朝献上了那么多的领土,为唐朝的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理所当然地认为朝廷会给予他极高的待遇和重要的职位,让他能够继续施展自己的抱负。可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朝廷给予他的待遇与他的期望相差甚远。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失落与不满,这种情绪如影随形,让他时常陷入无尽的苦恼之中。他整日里唉声叹气,面容憔悴,显得郁郁不乐,曾经的豪情壮志似乎也在这日复一日的失望中渐渐消磨。

恰逢一次大朝会,按照朝廷的礼仪和规定,李密身为光禄卿,需要为大家上菜。这在旁人看来,或许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他作为朝廷官员应尽的职责。但对于曾经威震一方、高高在上的李密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耻辱。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心中压抑已久的郁闷终于如火山喷发一般爆发出来。他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完成了上菜的任务,但回到府邸后,心中的愤懑却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久久难以消散。

李密在府中来回踱步,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他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于是找到了左武卫大将军王伯当。

王伯当与李密相识已久,两人本就是志同道合之人,曾经一起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李密见到王伯当后,便将心中的郁闷一股脑地倾诉了出来。他言辞激动,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诉说着自己来到唐朝后的种种遭遇和不满。王伯当静静地听着,心中亦是一阵怅然。他对李密如今的遭遇感同身受,深知以李密的性格和才能,这样的待遇确实让他难以接受。王伯当沉默了好一会儿,似乎在深思熟虑着什么。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抬起头来,眼神变得异常坚定,直直地盯着李密,缓缓说道:“天下之事,尽在您的运筹帷幄之中。如今东海公徐世积镇守黎阳,襄阳公张善相屯兵罗口,虽然河南的兵马表面上看起来数量有限,但他们的实力绝对不可小觑。在这样的局势下,他们又怎能长期维持现状呢!依我之见,用不了多久,必然会有一场军事行动爆发。到那时,我们只需见机行事,抓住机会,说不定就能像猛虎挣脱牢笼一样,摆脱目前的困境,重新获得自由,进而图谋更大的事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伯当的这番话,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又像一剂强心针注入李密的体内。原本李密的眼神还显得有些黯淡无光,但在听到王伯当的话语后,他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紧紧地盯着王伯当,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

果然,在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之际,李密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经过精心谋划,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于是,他进宫向李渊献策道:“臣承蒙陛下的荣宠,得以安坐京师,但却从未有真正报效朝廷的机会。我那些从山东带出来的故时麾下,听说降了王世充的许多人都并不安稳。他们心中的斗志未灭,对现状也有所不满。我想请陛下恩准我去收抚他们吧。如果成功了,凭借着唐朝廷的国威,收拾王世充就如同拾地芥一般容易了!”

李密言辞恳切,说得头头是道,李渊听后,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李密所阐述的观点,确实有其合理性,让李渊对他的看法产生了一些改变。

李渊心中暗自思忖,他早就听闻李密的故将士们并非真心归附王世充,其中不少人对李密仍怀有旧情。若能派遣李密前往收降这些人,不仅可以削弱王世充的力量,还能为唐朝增添一批实力强劲的将士,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当李渊将这个想法在朝堂上提出时,却遭到了群臣的强烈反对。众臣纷纷上奏,言辞激烈地谏言道:“李密此人狡猾多端,反复无常,他的野心昭然若揭。如今派遣他去收降旧部,就如同将鱼放回泉水中,放虎归山啊!他必然不会再回来,这对我大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群臣们忧心忡忡,他们对李密的了解可谓深入骨髓。李密的才能和野心都是众人皆知的,一旦让他脱离掌控,后果不堪设想。他们担心李密会利用这个机会重新崛起,甚至可能对唐朝构成威胁。

李渊听了这些谏言,却微微摇头,自信满满地说道:“成就帝王是自有天命的,不是他那小子所能取得的。即使他叛去了,也不过如同我把蒿箭射入到了蒿草丛中一样罢了,不足可惜!现在我让他去与王世充来个二贼交斗,是可以获得坐收渔利的效果的。”李渊心中有着自己的算计,他清楚李密现在已经树倒猢狲散了,即使再去收聚旧部,也收不到多少人马,造不成当初的声势了。他之所以想把李密放出去,不过是想来个驱狼喂虎之计,让王世充和李密两败俱伤,这样自己就能在不费太多力气的情况下,坐收胜利的果实。

辛未这一天,李渊终于做出了决定,派遣李密去山东,让他去收降其余部。这些余部仍坚守在原驻地,没有被任何人攻克。李密请求与贾闰甫一同前往,李渊欣然许可了。

为了彰显对李密的恩宠,李渊命令李密及贾闰甫一同升座到他御榻上共坐,这在当时可是极高的礼遇。然后,李渊还赏赐给他们酒食,君臣三人传递着共同喝了杯酒。李渊神色庄重地说道:“我们三人同饮这杯酒,我借此来表明我们是同心的;大丈夫就要善于建立功名,如此才合朕意。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有人是明确反对派你老弟出去的,但我算是对兄弟你推心置腹了,这哪儿是他人所能离间得了的呢!”

李密、贾闰甫两人听了李渊的一番话,赶忙站起来再次拜谢受命,对李渊的恩宠感激涕零。李渊又把王伯当任命为李密的副手,一同派遣给了他,以彰显对这次行动的重视。

十二月,李密一行人来到了稠桑。然而,就在他们即将继续前行之时,忽然收到了李渊的命令,让他们立即返回。这一变故犹如晴天霹雳,让李密心急如焚。他满脸疑惑地对贾闰甫说道:“皇上既然敕令派遣我去山东了,现在却无缘无故地又召我回去,这是啥子回事哟?天子以前说过,有人明确坚决反对派我出来,这还真成了谮行了。我现在若回去,只恐断无生理!不如我们攻破桃林县,收其兵粮,向北渡河逃走。等到这消息传到熊州时,我们已走得老远了。若我们到了黎阳,汇同徐茂公,则大事必成。你意下如何?”李密的语气中充满了焦急和不安,他已经预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担心回去后会遭遇不测。

贾闰甫听了李密的话,却眉头紧锁,面露忧虑之色。他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皇上待明公甚厚;况且如今国姓,也是符合‘隋朝灭,李姓王’的谶语的,天下终当一统于唐吧。明公你既已归降于唐,如今又生异图,就有些名不正了!任瑰、史万宝据守着熊、谷二州,此事一旦那么干了,他们率兵一天就到了。就算我们攻克了桃林县,我们的军队哪里能那么快就赶过来聚集呢?一旦背上叛逆之名,又有谁会再收容我们呢!我为明公考虑,不若且应了朝廷的命令,以明你本无异心,自然皇上就放心了;你若更欲出就山东官长,建立功业,慢慢来也是可行的。”贾闰甫苦口婆心,试图劝说李密冷静下来,不要冲动行事。

李密听了贾闰甫的话,顿时怒不可遏,他涨红了脸,大声怒斥道:“唐朝待我不好啊,让我与许多位卑者同列,我哪堪其辱啊!况且我也姓李,也是谶文所应之姓,他李渊与我都符合。老天至今都不杀我,让我东行,这足以证明王者不死;纵使唐就算定了关中,山东这也终为我所有。天与不取,怎可束手投人!你是我的心腹,怎么会这样想呢?若你不与我们同心,我当斩你而后行!”李密的情绪已经完全失控,他心中的怨恨和野心让他听不进任何劝诫,执意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贾闰甫听了李密的话,面露惊色,他深知李密的决心已定,但心中又十分担忧这样的决定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他张了张嘴,想要再劝几句,却发现自己无从说起,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劝慰李密。

就这样,在李密的执意坚持下,李密与李渊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一场未知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而他们的命运也将被这场风暴无情地席卷,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数。

喜欢大谋谋天下请大家收藏:()大谋谋天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