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大谋谋国 > 第114章 玄武门之变七(第1页)

第114章 玄武门之变七(第1页)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这是一个注定被铭刻在大唐历史乃至整个华夏历史长河中的关键日子。拂晓时分,天色尚未完全大亮,微风轻拂着长安城略显沉闷的空气,秦王李世民便率领着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咬金、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一众心腹,身着便装,神情凝重且坚毅,悄然入朝。

他们此次行动堪称胆大心细,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谋划。一行人一路谨慎前行,避开寻常百姓与宫中巡逻的士兵,顺利抵达玄武门。在此之前,他们已秘密串通禁卫军玄武门守将常和。常和身为秦王府旧部,在这个关键时刻,决定冒险一搏,帮助秦王完成这一惊天计划。在常和的引领下,秦王府的精锐伏兵迅速在玄武门周围隐蔽起来,个个屏息凝神,等待着关键时机的到来。

与此同时,张婕妤偶然间探知了李世民向李渊告发她与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的事儿。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她惊恐不已。深知此事若被李世民知晓,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她暗中派人火速告知了李建成。

李建成听闻消息后,与李元吉立刻在太子府中私下紧急谋划对策。李元吉心思缜密,深知此时形势危急,建议李建成称病不朝,以此避其锋芒,待局势缓和再做打算。然而,李建成素来心高气傲,又自恃背后有强大的势力支持,认为这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他嚣张地说道:“不就是几句谗言嘛!最多我死不认帐,实在不行,向父皇认下点错便是,此事无需大惊小怪,翻不出什么风浪。”因此,他对李元吉的建议不予理会,执意按原计划带着李元吉入朝。

两人连兵器都没带,大摇大摆地乘马进入玄武门。刚刚踏入玄武门,来到临湖殿,敏锐的李建成便察觉到了气氛有些异样。原本庄严肃穆的宫殿,此刻仿佛弥漫着一股无形的杀气,让人不寒而栗。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涌上心头,他们下意识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恐惧。李建成和李元吉不敢有任何迟疑,立即调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和齐王府,希望借助宫中的复杂地形摆脱危险。

然而,他们的意图早已被秦王府众人洞察。李世民骑着马如离弦之箭般追来,挽弓搭箭,瞄准李建成。在众目睽睽之下,李世民毫不犹豫地射出一箭,箭如流星般划过空气,精准地射中了李建成。李建成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尚未发出一声惨叫,便从马上栽落下来,当场毙命。

见李建成倒下,尉迟恭带领着七十余名骑兵迅速相继赶到。他们手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杀气腾腾。在混战中,李世民的坐骑突然受到惊吓,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局势更加混乱。受惊的马儿带着李世民狂奔起来,直奔玄武门旁边的树林。

李世民在马背上被颠得东倒西歪,还未等他稳住身形,马儿便一头撞入树林中。粗壮的树枝像恶魔的利爪,瞬间将李世民的衣衫划破,强大的冲击力将李世民从马上狠狠摔下。李世民只觉得全身剧痛,一时竟爬不起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挣扎着却难以起身。

偏偏此时,李元吉因李建成已死,竟不顾往日的兄弟情谊,迅速赶到李世民跌倒之处。眼见李世民重伤在地,李元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立刻夺过弓来,准备勒死李世民,为自己和早已死去的李建成报仇。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恭跃马奔来,他大声喝止住李元吉,那洪亮而威严的声音在树林中回荡。李元吉见势不妙,心中一慌,赶紧放开李世民,转身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寻求李渊庇护。

但尉迟恭岂会让他得逞,快马加鞭迅速追上,二话不说,一箭射出,正中李元吉要害,李元吉应声倒地,一命呜呼,结束了他充满阴谋与算计的一生。

太子李建成的部下、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得知李建成被杀,悲叹道:“难道能够在太子生前蒙受恩惠,而太子一死便逃避祸难吗!”于是,他与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谢叔方,怀着悲愤与复仇的怒火,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的精锐兵马两千人,急驰赶到玄武门,准备为太子和齐王报仇。

危急时刻,张公谨臂力过人,他深知玄武门一旦被攻破,秦王与众人将陷入绝境。于是,他独自冲上前去,凭借着过人的力气,硬生生地关闭了大门。张公谨将身体紧紧贴在门上,全力抵挡着冯立等人的冲击,成功地挡住冯立等人,使得冯立等人无法进入。

东宫余党冯立、谢叔方率兵犯玄武门,守卫玄武门的将领云麾将军敬君弘见情势危急,毫不犹豫地挺身出战。他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声呼喊着,鼓舞着士气,毅然向敌阵冲去。然而,敌众我寡,他们虽英勇奋战,但终究寡不敌众,全部战死在玄武门前,用自己的生命扞卫了玄武门。

把守玄武门的士兵与东宫薛万彻等人奋力交战,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玄武门前的地面。战争持续了很久,薛万彻擂鼓呐喊,试图鼓舞士气,准备进攻秦王府。此时,尉迟恭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大步走到薛万彻等人面前,高高地举起,让众人看个清楚。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马看到首级,顿时明白了大势已去,顿失战心,队伍迅速溃散。薛万彻无奈之下,与骑兵数十人则逃入终南山中,妄图借助山林的险峻躲避追捕。冯立则丢掉兵器,满脸绝望,落荒而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政变发生时,李渊正在宫内的海池上悠然地划船。他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之中,丝毫没有察觉到外面已经天翻地覆。李世民让尉迟恭入宫担任警卫,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矛,步伐坚定,眼神冷峻,径直来到李渊所在的船上。

李渊见此情景,大惊失色,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解与惊恐,大声问道:“今日作乱的人是谁?爱卿到此做什么?”

尉迟恭神色坦然,镇定自若地回答道:“秦王因为太子和齐王作乱,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殿下担心惊动陛下,故派臣担任警卫。”

李渊听后,仿佛遭受了晴天霹雳,他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身体微微颤抖。大惊之下,痛心疾首地对裴寂等人说:“不料今天竟然会出现这种事情,你们认为应当怎么办呢?”

萧瑀和陈叔达赶忙上前,他们深知此时局势对李世民极为有利,于是说道:“建成与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举义兵反抗隋朝的谋略,又没有为天下立下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劳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划奸邪的阴谋。现在,秦王已经声讨并诛杀了他们,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陛下如果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大事委托于他,就不会再生事端了。”

李渊听了他们的话,看着眼前混乱的局势,以及尉迟恭手握兵刃、虎视眈眈的架势,心中明白大局已定。他长叹一声,只好顺势说道:“好吧!这正是我素来的心愿啊。只是世民啊,你这一番作为,终究是让我这个做父亲的有些心寒呐……”随后,李渊正式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自此,大唐的皇位传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世民正式踏上了走向皇位的道路,一段更为辉煌又充满挑战的帝王征程就此拉开帷幕。

喜欢大谋谋天下请大家收藏:()大谋谋天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