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大谋谋国 > 第84章 李密杀翟让(第1页)

第84章 李密杀翟让(第1页)

在那战火纷飞、局势变幻莫测的隋末乱世之中,李密率领的瓦岗军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战略智慧,在与王世充的多次交锋中屡屡获胜。李密的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一次次的胜利使得他们的声势如同日中天般日益隆盛。

彼时,瓦岗军的气势如虹,大有直捣洛阳,一举攻克那座承载着天下精华的都城之势。而一旦洛阳城破,他们便能乘胜追击,再占长安,进而掌控这广袤天下的局势。在众人眼中,李密仿佛已然成为了那即将改写历史、夺取天下的不二人选。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瓦岗军内部却悄然滋生出了不和谐的因素,那些藏匿在暗处的小人开始逐渐作妖,为原本团结一心的瓦岗军带来了无形的危机。

最初,翟让的部下凭借着自己是老资格瓦岗军的身份,常常在李密部下面前表现出一种傲慢无礼的态度,作威作福、耍横行凶似乎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这无疑在不同阵营之间埋下了矛盾的种子,双方常常因为一些琐碎之事而闹出一些小摩擦。

翟让作为瓦岗军的早期领袖,在面对部下的这些行为时,总是出于维护旧部的心思而护短,对他们的行为采取消极纵容的态度。尽管这些矛盾尚未引发大规模的冲突,但也如同隐藏在平静湖面下的暗礁,随时可能对瓦岗军的团结造成冲击。

翟让的司马王儒信,心思深沉而野心勃勃。他察觉到李密势力的日益壮大,便心怀鬼胎地劝说翟让自封为大冢宰,总理军中一切事务,借此夺取李密的兵权。翟让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些固执,但在这关键时刻,他还是保持了一丝清醒,毕竟李密此时的威望和实力有目共睹,他没有听从王儒信的建议。

然而,翟让之兄柱国荥阳公翟弘却没有祁让这般谨慎。这个粗愚之人平日里只知凭借着自己的性情行事,对于权力有着一种近乎盲目的渴望。他对翟让说道:“做天子你应当自己来做,怎么让给别人呢!你不做,我来做!”说完,便是一阵哄笑,他觉得自己的话不过是兄弟之间的玩笑,并未放在心上,只是当作了一种轻松的调侃。

但在瓦岗军中,这样的话语却并非无人知晓。不知怎么的,这话竟然传到了李密的耳中。李密听闻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不适之感。毕竟,在他心中,那独一无二的天子之位是自己多年来历经千辛万苦、浴血奋战的目标,如今被人如此随意地言说,又怎能让他平静如常呢?

毕竟,翟让及其手下大多出身于底层,身上或多或少带着一些劫匪出身的坏毛病。这些习惯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破坏整个瓦岗军内部的安定团结。

总管崔世枢,本是鄢陵一方豪杰,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选择投靠李密。可当他到达李密营中还没来得及好好施展自己的才华,便被翟让无端地囚禁在自己的私府之中。翟让居然恬不知耻地向他索要财物,仿佛崔世枢的投靠就是为了给他提供财富。崔世枢无奈之下,四处奔走营求,却终究没有获得足够的财宝。翟让的手下见状,竟准备对他施以刑罚,逼迫他交出财物。

翟让的贪婪不仅表现在对崔世枢的索要上,还体现在对邢义的苛责上。一次,翟让召集元帅府记使邢义前来赌博,或许是邢义考虑到自己手中的钱财有限,怕输不起,便没有如期前来。翟让却因此勃然大怒,全然不顾以往的情面,竟毫不留情地杖责了邢义八十大棍,这一举措让瓦岗军内部为之哗然。

翟让对左长史房彦藻的态度更是让人难以理解。房彦藻在之前攻破汝南的战役中,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缴获了无数的宝货。然而,当他将战利品呈上时,却只送给了李密,而没有分给翟让一丁点儿。翟让为此心生不满,对着房彦藻抱怨道:“你之前攻破汝南,得了许多宝货。你只给魏公,却一点儿都不与我!魏公都是我所立的,你咋这么不懂事儿呢?”

房彦藻面对翟让的无理取闹,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清楚翟让的性格暴躁,害怕自己的安危受到威胁。于是,他便向李密告状,详细地诉说了翟让的不当行为。在房彦藻的再三劝说下,左司马郑颋也参与其中,二人经过一番商议后,终于下定决心共同劝说李密。

郑颋严肃地说道:“我们应当尽早行动了!翟让贪愎不仁,如今竟然已经露出了无君之心,若不及时遏制他,恐怕日后会给瓦岗军带来天大的灾难。”

李密却面露难色地说道:“如今瓦岗军的安危尚未确定,局势还未完全稳定下来。若此时就对翟让及其同党进行诛杀,这样一来,我们又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向大家展示我们的长远合作诚意呢?我们费尽心力凝聚起来的联盟,难道就要因为这短暂的矛盾而土崩瓦解吗?”

郑颋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目光坚定地说:“毒蛇螫手,壮士断腕。只有果断地切除这一隐患,我们才能保全瓦岗军的整体利益。若让翟让先一步得志,恐怕到时后悔都来不及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密听了郑颋的话,心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深知翟让的手下那些惯于折腾的人,一旦让他们失去控制,瓦岗军内部必将陷入混乱。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李密终于心一横,决定依从郑颋他们的建议,先下手为强,来应对这一可能危及瓦岗军命运的危机。

在那风云变幻的隋末乱世,局势犹如波涛汹涌的江河,变幻莫测。李密深知翟让在瓦岗军内部的存在犹如一颗潜在的巨石,随时可能引发瓦岗军内部的风暴。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隐患,他决定谋划一场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的宴请。

于是,在一个精心挑选的日子里,李密广发请柬,邀请翟让前来赴宴。戊午这一天,翟让带着家族中的重要人物浩浩荡荡地前来。他的兄长翟弘欣然应约,那步伐中透着一丝傲慢与自信;翟弘的儿子司徒府长史翟摩侯也紧紧相随,神色中带着些许对这场宴会的期待;司马王儒信同样位列其中,眼神中隐隐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

李密早已在那布置华丽的大帐中静候多时。他身边已经安坐着翟让、翟弘、裴仁基、郝孝德等人。单雄信、徐茂公等则如同忠诚的卫士,静静地站在翟让的后面充当侍从,他们的面容庄重而肃穆。而房彦藻、郑颋二人则在一旁忙碌着,他们的任务是前来检查众人是否有配带武器,毕竟这是在瓦岗军的营地之内,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变故。

李密看到众人都已到齐,缓缓起身,脸上露出了一丝看似友善的微笑,高声说道:“今日我与达官们一起喝酒,不需要有更多的人相陪,左右只留数人给使唤就可以了。”李密的左右听到主公发话,纷纷应诺,然后有条不紊地退了下去。而翟让的左右却依旧留在原地,他们或是站得笔直,或是微微低着头,气氛中隐隐透着一丝不安。

房彦藻见状,赶忙看向李密,眼中满是询问之意,随后又看向翟让,小心翼翼地说道:“今方为乐,天时甚寒,司徒(翟让)左右,请到外边来喝酒。以免在这帐内人多嘈杂,影响饮宴的兴致。”李密见状,立刻微笑着应和道:“那得听司徒的。”翟让似乎并未察觉到空气中的那一丝异样,随口回应道:“如此甚好。”

房彦藻听闻翟让同意,心中暗松了一口气,连忙微笑着引着翟让的左右尽数出去,还特意为他们另行安排了酒席,确保一切都显得合情合理。帐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李密手下壮士蔡建德持刀立侍在旁,那冰冷的刀刃在微黄的烛光下闪烁着寒芒。

还没有正式开席,李密站起身来,像是准备向众人炫耀一番,他笑着说道:“今日这宴饮,我特意带来了一把良弓,堪称绝世佳物。司徒您向来善于弓箭,不妨一试这良弓的好坏使不得。”说着,他小心翼翼地将良弓捧到翟让面前。翟让见状,心中颇为得意,他接过良弓,轻轻拉开,准备一试身手。然而,就在他刚刚拉满弓的瞬间,一直守在身后的蔡建德忽然如鬼魅般出动,手中的刀如闪电般从他身后砍去。翟让毫无防备,只觉脖子一痛,鲜血喷涌而出,顿时中刀倒在了酒席前,痛得声若牛吼。蔡建德没有丝毫犹豫,紧接着补刀斩杀了他。

随后,蔡建德如同行刑之人一般,毫不犹豫地把翟弘、翟摩侯、王儒信也都杀害了。一时间,帐内弥漫着鲜血的腥味,恐惧的氛围笼罩着每一个人。

在另一个营帐里正独自喝酒的徐茂公,听到外面的动静后,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来不及多想,便急忙向外跑出来看发生了什么事。然而,守门的军士看到有人从营帐中跑出来,以为有变故,想都没想便举刀就砍向他的脖颈。徐茂公只觉寒光一闪,连忙侧身躲避。好在他反应快,虽然并没有完全躲过,但也只是受了些轻伤而已,否则就冤冤枉枉地交待在这儿了。王伯当见士卒伤了徐茂公,大声喝止:“住手!”,他迅速冲过来,挡在徐茂公的面前,怒视着那些军士,直到他们退下。

单雄信一见不对头,心中满是疑惑与担忧,赶忙快步走上前来查看徐茂公的伤势。待他细查一番后,发现徐茂公的伤势虽然让人揪心,但只要及时处理,尚有救治的可能。为了保全徐茂公,他立即向李密叩头,声音中满是焦急与无奈:“主公,我等不知发生何事,还请您给个说法!”

李密见此情景,知道再隐瞒下去恐怕事情会变得更加棘手,于是便叫手下立即释放了所有人。也许是李密之前没有将计划交待得太清楚,李密手下们看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个个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呆立当场,不知所措。李密见状,大声说道:“我与君等同起义兵,本是为了消除暴乱,为大隋的百姓谋取一丝安宁。司徒(翟让)专行贪虐,凌辱群僚,将瓦岗军内部的秩序扰乱得不成样子,全然不顾上下级之分!今所诛止其一家,并非针对诸君,与诸君毫无瓜葛。”说完,他赶忙命人扶着徐茂公,小心翼翼地将他放到拖在地上的幕布之上,然后亲自为他包扎伤口,一边包扎一边不断地赔礼道歉,那真诚的模样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歉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单雄信与翟让的交情比与李密深厚得多,虽然他也知道翟让的一些行为确实有些出格,但从他那草莽出身的大作风而言,他总觉得翟让不过是一时迷失,罪不当诛。他深知翟让当初为了瓦岗军的发展,已经将瓦岗军头把交椅都让给了李密,本以为会因此得到李密的感激与尊重,如今却没想到李密竟然还要杀其全家,这在单雄信看来,完全是一种背义忘恩的行为!更让他心寒的是,这次的事件还差点让他生死兄弟徐茂公丢了性命,这让他心里对李密结下了好大的一个疙瘩。只是迫于当前的形势,他知道自己此时若发作必然会引起更大的混乱,不利于瓦岗军的稳定,所以只能默默忍受,只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徐茂公的伤势不要太严重,能早日康复。

徐茂公虽然此刻冤枉地挨了一刀,但他打心眼儿里已经认李密为主了。而且李密对大家依旧抱着信任的态度,处处关怀备至。所以,他并没有因此而对李密产生怨恨之意。好在他的伤势并不重,只是被划开了皮肉而已,并没有被砍太深。至于李密为何要杀翟让,徐茂公在冷静下来后,细细想来,认为这必然有其不得不杀的道理。从彻底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上来讲,他并不觉得李密做得过分了。反而,这次事件也为他后来替李世民策划玄武门之变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经验,就像是命运给予他的又一次考验,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在权力的争夺中,有时候必须采取果断而强硬的手段。

翟让一死,他的麾下部众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犹如惊弓之鸟,纷纷恐慌欲散。李密见状,深知此时必须要稳定人心,否则瓦岗军将会陷入内乱之中,前功尽弃。于是,他立刻做出安排,派单雄信前去宣慰安抚那些慌乱的心。单雄信不负所望,他以温和的态度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让那些慌乱的心逐渐安定下来。

不仅如此,李密还亲自独骑进入其营中,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他在营中徘徊,一一与那些将士交谈,历加抚谕,以示自己并无恶意,目的是为了彻底消除他们的疑虑。随后,令徐茂公、单雄信、王伯当三人分领众军,凭借着这三位得力干将的能力和威望,逐渐让部队稳定了下来,再次凝聚起人心,为瓦岗军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喜欢大谋谋天下请大家收藏:()大谋谋天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