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岐黄术有多神奇 > 第76章 脉因饮食动消积导滞(第1页)

第76章 脉因饮食动消积导滞(第1页)

第七十六章脉因饮食动消积导滞

凌晨两点的仁济堂中医馆浸在墨色里,二楼诊室的灯光像枚泛黄的杏核嵌在青砖墙上。苏怀瑾指尖划过键盘,最后一行随访记录落在“张小雨,胃脘痛缓解,继服香砂六君子汤三剂”,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成02:03。她捏了捏山根,腕间银镯撞在木质桌面上,发出细碎的响——这是师傅临终前送的,刻着《大医精诚》的小楷,边角早已磨得发亮。

楼道传来“咚咚”的脚步声时,她正起身去续菊花茶。白大褂下摆扫过椅脚的瞬间,楼下传来撕裂般的哭喊:“医生!快救救我儿子啊!”声音带着豫北口音,尾音发颤,像根绷紧的棉线随时会断。苏怀瑾快步走到楼梯口,只见穿浅蓝睡衣的中年妇女半架着个年轻人,后者苍白的脸搁在妇人肩上,腹部鼓得像扣了口铁锅,右手还攥着袋撕开的“亲嘴烧”,红油顺着指缝滴在水磨石台阶上。

“杨辰妈妈别急,先到诊室。”苏怀瑾扶住杨辰另一只胳膊,触手滚烫。年轻人足有一米八,此刻却软得像滩泥,眼皮半阖着,喉间发出含混的呻吟。诊室顶灯亮起时,护士小林已经推着抢救车候在门口,病历夹上“急性胃扩张”的诊断用红笔圈着,格外刺眼。

“小林,测体温、血压,先开通静脉通道。”苏怀瑾翻开病历,首页写着“杨辰,22岁,网络主播”,既往史里“反复呕吐三月”“长期服用泻药”的记录让她眉心一跳。抬头时正撞见杨辰母亲抹泪,中年妇女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夜露,左手无名指有道浅红勒痕——那是长期戴橡胶手套留下的,苏怀瑾在急诊科见多了这样的印记,通常属于超市收银员或饭店服务员。

“体温37。8℃,血压11070mmHg,血氧95%。”小林报完数据,递上舌苔照片。苏怀瑾凑近看,舌质红得像熟透的番茄,苔黄厚腻得能挂住筷子,右关脉搭上去,指腹被顶得直颤,数了数,每分钟92次。“每天直播多久?”她按住杨辰胃脘部,指尖触到硬邦邦的抵抗感,年轻人疼得吸气,腹部肌肉绷得像块铁板。

“四、四个小时。。。”杨辰说话带着气音,从运动裤口袋摸出手机,相册里全是摆满帝王蟹、波士顿龙虾的直播截图,最新一张停在三小时前:不锈钢餐盘堆着小山似的小龙虾壳,配文“今晚挑战8斤蒜蓉虾,老铁们刷波666”。苏怀瑾看着屏幕上那张化着浓妆的脸,想起上周科里讨论的病例——某吃播主播因急性胰腺炎抢救,最后切了半个胰腺。

舌象分析仪的蓝光在杨辰脸上晃了晃,打印机吐出的报告显示舌苔厚度2。3mm,腐腻度85%。苏怀瑾翻开《黄帝内经》,书页在“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处做过泛黄的笔记,旁边贴着张便签:“现代医学证实,胃容量过度扩张可致胃壁缺血坏死”。抬眼时,程野推着胃肠镜设备进来,显示器上胃黏膜红肿得像团烂番茄,皱襞间还卡着未消化的小龙虾壳。

“西医诊断急性胃扩张,建议立即胃肠减压。”程野调出脉象图,指尖划过滑数的波形,“《景岳全书》说食滞脉‘滑而实大’,这例右关脉幅达到0。8mV,比正常高了一倍。”他说话时,杨辰母亲突然抓住苏怀瑾的手腕,掌心的老茧蹭得她生疼:“大夫,他三个月前开始吃播,每天夜里躲卫生间吐,开塞露用了二十多支。。。上个月平台说粉丝破百万加薪,他就。。。”

话没说完就哽咽起来,杨辰偏过头,盯着天花板上的石膏线,喉结滚动着。苏怀瑾抽出纸巾递过去,注意到年轻人手腕内侧有三道浅红抓痕——那是催吐时手指抠嗓子留下的。“您看他舌苔黄腻成这样,胃气完全堵在中焦了。”她指着诊脉图,“右关属脾胃,脉滑得像滚珠,说明食积化热,胃气不降反逆。”

杨辰突然撑起半个身子,床头灯在他眼下投出青黑的影:“医生,能不能开点快药?明天晚上和‘大胃王阿虎’PK,输了要赔五十万违约金。。。”话没说完就剧烈干呕,小林赶紧递上弯盘,吐出来的全是酸臭的黏液,夹杂着未消化的辣椒皮。苏怀瑾按住他冰凉的手,触到腕骨处突出的骨节——这双手本该弹吉他,此刻却因为暴饮暴食肿得发亮。

“必须停播!”她抽出处方笺,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保和丸加减,山楂15g、神曲12g、莱菔子10g,先消积导滞。”转头对小林说:“去药房拿免煎颗粒,山楂用北山楂,查一下HPLC检测报告,有机酸含量要达标。”程野贴电极片时,杨辰盯着仪器上的显示屏:“这东西怎么用?比洗胃好受不?”

“洗胃是用管子把胃里东西抽出来,你现在胃黏膜水肿,容易损伤。”苏怀瑾解释着,看着程野将电极片贴在中脘、天枢穴,“中药先软化积食,仪器用低频脉冲模拟胃蠕动,每分钟12次,帮你把食物往下推。”说话间,药房老周抱着山楂饮片进来,深红色的切片在瓷盘里码得整齐:“苏医生,这批山东山楂是新到的,红外光谱测过农残,有机酸5。8%,比药典规定的高1。8个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捻起一片生山楂和炒山楂对比:“生品消肉积效果好,炒焦后止泻,我各抓了一半,您看行不?”苏怀瑾点头,转向杨辰母亲:“煎药时加三片生姜,生姜能止呕,莱菔子降气,合起来帮胃肠通开。”又正色道:“所有减肥药必须停,那些药靠刺激肠道排便,只会让脾胃越来越懒。”

凌晨三点,中药免煎颗粒灌下去半小时后,杨辰腹部的硬度稍减,脉率降到88次分。苏怀瑾坐在床边写医嘱,听见杨辰母亲在走廊打电话,带着哭腔的河南话飘进来:“他爸,咱把老家房子抵押了吧,总比没命强。。。”隔壁诊室传来婴儿的啼哭,她揉了揉太阳穴,想起自己刚工作那年,也是这样的深夜,抢救过一个因节食减肥导致胃穿孔的高中生。

三天后的复诊在下午四点。杨辰进门时,腹部已经平了不少,但走路还是佝偻着腰,像个小老头。苏怀瑾搭脉时,右关脉滑数减到80次分,舌苔黄腻退了六成,但根部仍有厚浊。“昨晚播了半小时,刚喝口白粥就吐了。。。”他盯着手机屏幕,99+的催更消息像堆未拆的快递,“粉丝说再停播就取关,平台运营说违约条款从五十万涨到八十万了。。。”

杨辰母亲站在窗边,阳光从百叶窗缝隙漏进来,在她发间织出几道银线。她突然从帆布包里掏出皱巴巴的合同,纸页边缘有被泪水洇湿的痕迹:“苏医生,您看这合同,签的时候说保底月薪三万,现在却说没完成流量指标要倒赔。。。”苏怀瑾接过合同,看见“乙方若连续七日停播,需按粉丝增长量的千倍支付违约金”那条,用红笔圈着,旁边备注“此条款经公证处备案”。

“健康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她调出胃镜复查结果,胃窦部黏膜仍有充血,“你看,胃排空时间比正常慢了四十分钟,现在加炒白术15g,麸炒过的健脾效果更好。”杨辰低头搓着手指,指甲缝里还留着上次呕吐时的酸渍:“可我要是不播,拿什么赔违约金?我妈在超市当收银员,一个月才两千五。。。”

话没说完,诊室门突然被推开,护士小吴探进头:“苏医生,妇科那边有个多囊患者,三个月没来月经,激素六项显示睾酮高,脉涩得像砂纸。”苏怀瑾应了声,起身时看见杨辰母亲正抹泪,便从白大褂口袋掏出张名片:“这是我们医院医务科的电话,专门处理医疗纠纷,你明天去一趟,把合同和病历都带上,法律规定平台不能签这种显失公平的条款。”

转身时,杨辰突然叫住她:“医生,等我病好了,还能当吃播吗?”苏怀瑾看着他眼底的期待,想起师傅曾说:“中医治病,治的不仅是病,更是人的执念。”她放缓语气:“等你脾胃功能恢复到正常,每天能按时吃饭、不催吐,那时如果还想播,可以改做养生类主播。但现在——”她指了指桌上的胃镜报告,“你的胃就像过载的卡车,再硬开下去,发动机要报废的。”

走出诊室时,夕阳正给中药柜镀上金边,老周在配药间筛着炒白术,麸皮的焦香混着山楂的酸甜,在暖光里发酵。妇科诊室门口,穿宽松卫衣的姑娘正低头玩手机,屏幕上跳着“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群”的消息。苏怀瑾整理了下白大褂,推门进去时,听见姑娘对陪同的母亲说:“妈,我再也不喝那些减肥茶了,肚子老是胀气。。。”

夜色渐深时,杨辰的电子胃肠治疗仪还在规律震动,母亲坐在床边啃馒头,床头柜上摆着苏怀瑾手写的饮食清单:“小米粥、南瓜羹、蒸山药,忌生冷油腻”。年轻人盯着天花板,突然说:“妈,等我好了,咱们摆个早餐摊吧,你熬的小米粥比直播间那些山珍海味好吃多了。”妇人抬头,看见儿子嘴角终于有了点血色,眼眶突然又红了。

中医馆的时钟指向八点,苏怀瑾在妇科病历上写下“治以活血通经,方用苍附导痰丸合桃红四物汤”,窗外传来夜市的喧闹声。她摘下眼镜揉眼,腕间银镯碰到桌角的《本草纲目》,书页自动翻到“山楂”那篇,泛黄的纸页上,师傅用红笔批注:“凡食积者,当先问其所欲,解其心惑,方得药到病除。”

走廊传来杨辰母亲的脚步声,带着河南话的叮嘱:“慢点走,别碰着仪器。”苏怀瑾望向窗外,暮色中的中医馆像座温暖的孤岛,在流量的狂潮里稳稳地锚定着。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岐黄手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