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岐黄术有多神奇 > 第56章 斜飞脉析经络变异(第1页)

第56章 斜飞脉析经络变异(第1页)

仁济堂中医馆的超声室里,消毒灯发出轻微的“滋滋”声。程序员张伟坐在检查床上,手指不停地敲击着膝盖,黑框眼镜后的眼睛布满血丝,腕部的TS智能手表正发出低频震动。“医生,我这手腕疼得像有蚂蚁爬,敲代码时还会突然发麻。”他扯了扯袖口,露出腕部淡蓝色的网状纹路,和林小雨等大学生的症状如出一辙。

苏怀瑾戴上一次性手套,将华佗牌脉枕套垫在张伟腕下,指尖刚触到尺侧就愣住了——脉搏竟从尺部斜向虎口方向跳动,这是比反关脉更罕见的“斜飞脉”。“张先生,您这种脉象叫斜飞脉,《濒湖脉学》说‘其脉自尺部斜向虎口’,属于血管走行异常。”她边解释边启动飞利浦EPIQ7超声诊断仪,探头在腕部移动时,屏幕上清晰显示桡动脉从尺侧斜向桡骨茎突,完全偏离正常路径。

张伟猛地抬头:“可我以前脉很正常!三个月前TS制药来我们公司搞体检,说能提升编程效率,就戴了这个手表。”他摘下手表,背面的传感器位置贴着肤色贴片,“后来手腕就开始疼,现在敲代码时手腕会发出蓝光,同事都说我像个机器人。”

程野接过手表,用紫外线灯照射贴片,淡蓝色荧光瞬间勾勒出TS-032的编号:“怀瑾,贴片里有微型电磁发生器,和林小雨他们体检时戴的腕带同款。”他调出超声图像,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TS-032蛋白正以螺旋状排列,“这些蛋白就像建筑工人,引导血管朝着传感器方向生长。”

苏怀瑾想起第55章中大学生的反关脉,此刻在张伟身上,血管变异从腕背延伸到尺侧,形成更复杂的斜飞脉。她突然意识到,TS项目正在按《八十七神仙卷》的飘带走向,系统性改造人体血管,将中医经络理论转化为可操控的生物电路。

“张先生,您有没有出现过心跳异常?”苏怀瑾边问边查看他的动态心电图报告。

“心跳倒是挺快,尤其是写代码有灵感的时候。”张伟挠了挠头,“但体检说我窦性心动过速,可TS手表又说我脉率正常。”

程野将超声数据导入电脑,血管走行三维重建图让两人倒吸凉气——斜飞脉的路径,竟与《八十七神仙卷》中神仙手持法器的飘带弧度完全重合。“怀瑾,TS的3D血管模型就是以这些古画为蓝图,每个变异脉象都是预设好的改造模板。”他指着屏幕上的TS-032蛋白,“这些蛋白不仅引导血管生长,还在血管壁植入纳米传感器,实时监测脉象数据。”

下午的多学科会诊上,血管外科主任李教授盯着重建图:“这种人为的解剖变异,可能导致远期血管病变。”他推了推眼镜,“更严重的是,张伟的血管内皮细胞检测到基因编辑痕迹,和TS制药去年申请的‘经络导向性血管重塑’专利完全吻合。”

苏怀瑾在《血管解剖变异证明》上加盖仁济堂公章,特意注明:“此脉象由解剖变异引起,与病理状态无关,无需特殊治疗。”但她知道,简单的医学证明无法阻止TS项目的野心——当血管被改造成“生物导线”,人体将沦为可被远程操控的“生物机器”。

临近下班,张伟突然指着腕部惊呼:“蓝道子又出现了!”只见皮肤下的蓝色纹路正沿着斜飞脉走向闪烁,与TS手表的指示灯同步明灭。程野迅速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蛋白链正在释放生物电信号,频率与手表传感器完全一致。

“他们在给血管编程!”程野的声音里带着震颤,“TS-032蛋白既是建筑材料,也是信号接收器,斜飞脉就是他们铺设的生物电路。”

苏怀瑾想起休克患者的抢救场景,终于串联起所有线索:TS项目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脉象数据,用基因编辑蛋白改造血管走向,使人体经络成为可被监测和操控的“生物网络”,而反关脉、斜飞脉等“先天异象”,不过是改造过程中留下的技术痕迹。

深夜,苏怀瑾在办公室整理报告,发现所有斜飞脉患者的TS手表,都在每天凌晨三点接收相同的电磁信号。程野发来消息:“疾控中心在TS实验室找到《八十七神仙卷》的血管改造图谱,每个神仙的法器位置,对应人体的重要经络节点。”

她站起身,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想起张伟腕部的蓝色荧光——那不是科幻电影的特效,而是人类正在经历的生命改造。走廊尽头,护士推着新患者经过,年轻的武术特长生痛苦地抱着手腕,腕部的TS手表正在报警。

“苏医生,他体检时发现六部脉都沉细无力,但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护士的声音传来。

苏怀瑾接过病历,“六阴脉”三个字刺痛了她的眼睛。这种极为罕见的生理性迟脉,此刻出现在正值壮年的武术特长生身上,背后必然与TS项目脱不了干系。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岐黄手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