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叶摇风雨打萍,寒塘寂寂夜愁生。残荷犹立听萧瑟,一点蛙声入梦惊。”
念罢,他微微颔首,评价道:“嗯,意境尚可,对仗也算工整,中规中矩,算是不错了。”
语气平淡,并无太多赞赏。
人群中却已响起一片附和之声,不少人点头称赞。
对面的李公子面色颓然,放下了手中的笔,对着张秀才和刘半仙长揖到底,苦笑道:“张兄文思敏捷,在下才疏学浅,甘拜下风。”
刘半仙拿起小锤,“铛”地一声敲响铜锣:“此局,张秀才胜!”
顿时,押张秀才赢的人一片欢呼,兴高采烈地去领取彩金,而押李公子的则唉声叹气,摇头不已。
陈雨静静看着这一幕,听着那所谓的“佳作”,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几不可察的轻哂。
就这?
这张秀才的诗,平仄韵律尚可,但意境浅白,用词也无甚出彩之处。
若这便是京城文坛的普遍水准,那所谓的会元陈勋,恐怕也未必真有多么惊才绝艳。
看来,十日后的兰亭诗会,那头筹和孟家的亲事,他陈雨……拿定了!
而眼前这个小小的斗诗摊,正好可以作为他名扬京城的第一步。
眼见那张秀才得意扬扬地领了彩头,围观的人群也渐渐有了散去的迹象,刘半仙正捋着胡须,准备稍作歇息。
陈雨不再犹豫,拉着陈瑶,分开人群,径直走上前去。
他目光平静地看向摊位后的刘半仙,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周围尚未散去的人们的耳中:“在下也想试试这斗诗。”
此言一出,正准备离开的几个书生停下了脚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年轻人。
见他衣着普通,身边还带着个瘦弱的小丫头,不像是常混迹于此的雅士,眼中不由带了几分轻视和看热闹的神色。
刘半仙也抬眼看向陈雨,见他气度沉稳,眼神锐利,不像是一般凑热闹的,便微微颔首:“哦?这位公子也想一试身手?”
就在这时,一直紧紧攥着陈雨衣角、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的陈瑶,看到桌上的笔墨纸砚,忽然想起了什么。
她怯生生地扯了扯陈雨的袖子,仰起小脸,用蚊子般细弱的声音,担忧地问道:“哥哥……你……你认字吗?”
在她模糊的记忆里,以前的哥哥似乎并不擅长读书写字,甚至还因此被先生责罚过。
现在要和这些看起来很厉害的读书人比试作诗,哥哥行不行啊?
陈雨闻言,准备好的说辞顿时卡在了喉咙里,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哭笑不得的表情。
他低头看着妹妹那双写满了“哥哥别逞强”的大眼睛,心中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他抬起手,在陈瑶小额头上轻轻敲了一下。
“傻丫头,瞎担心什么。”
陈雨的声音带着宠溺地无奈,压低了声音对妹妹道,“你哥哥我厉害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