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边办事,不过是说得好听,可没有归期,那便是旱灾不消他不能回。
闳训不能理解顺德帝的意思,二十来年的演技全在此刻迸发。
只不过,从前的顺德帝对他没心软,现在更是不会。
“回去吧,女眷里你想带谁都可。”顺德帝没再看他,直接拍板定下。
闳训定定地盯着顺德帝看,也不说话,想要把龙椅上的那个人盯出一个窟窿。
“是,儿臣明白了。”
不明白也不行,难不成他现在便要抗旨不尊?
闳训走后,九极殿里又只剩下顺德帝一人。
他看着整座大殿,看着闳训方才所在的那个位置,心里也在感叹。
他不想要儿子死,但前提是他的儿子不找死。
闳训若安心听话,三年,三年就能回来。
若是不听…那这条思路就是他自个儿寻的。
宜王要去北边四州治理旱灾这事,在众人看来不算奇怪。
顺德帝如今身边只有宜王一个成年皇子,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皇位继承人。
宜王去治理旱灾,一来能够熟悉民生,二来也是积累人心,有什么可慌的呢?
看不清的官员这般想,而看得清楚些的心里就开始打鼓了。
九极殿里官员们进进出出,都是想要来打听顺德帝的意思。
其中也不乏宜王一派的人,但更多的则是不站队却身居高位的重臣。
衍王被废,宜王也要走,若是此时顺德帝有个什么意外,那平京不就乱了?
这些人平日里坐山观虎斗,他们可以不管皇子怎么内斗,毕竟不管谁登基,都是要倚重他们的,只要能有个继承人就好。
但到了如今,顺德帝都没个成年皇子在身侧,他们又岂能容顺德帝儿戏。
杨勋和曹万斯虽说分为世家和寒门,但在此事上也保持着共同的一致。
他俩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不一般,顺德帝除了他俩之外谁都没见。
闳训同样将那一丝留京的希望放在他俩身上。
九极殿里的商议声持续了许久,曹万斯和杨勋出来时天都黑了,两人的神色都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也是自这夜以后,朝堂上便再没了异样的声音。
圣旨已下,闳训不走也得走。
宜王府里,这回的书房只坐着三个人。
宜王闳训,御执卫右统领方铎,还有苍夷的巴特济,名唤呼阑。
如妃曾与闳训说过,巴特济这一职位相当于他的亲卫统领。
闳训和方铎在下棋,呼阑不通此道,只在一旁观战。
三人都没说话,方铎是没敢说。
他看了闳训一眼,又看了大邺百姓打扮的呼阑,后背起了一阵冷汗。
书房早已不是原来的书房,地砖底下,有着闳训所承诺的兵器。
而闳训所承诺的人手,则是呼阑手下的五百苍夷暗士。
方铎走黑棋,闳训走白棋,一个没留神,方铎差点将白棋吃下。
手略顿住,方铎选择让棋,在另一旁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