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到了更加一个可怕的可能。
“该死!”康王钊骂道。
“只是猜测而已。”武王发并不愿相信,卿士们默许甚至主动参与到这次刺杀事件中。
“对了,太子靠谱吗?”武王发不太想在这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他向宣王静询问道。
“武王爷爷,我有点把他宠坏了,啥事都惯着他。”宣王静不好意思地说道。
“不过应该问题不大,什么已经给他安排的满满当当了。”
“就是强行让他娶了申姜,他有些。。。不太愿意。”
“主要是他早就和褒国公主好上了,还生了我的长孙伯服。”
“他很喜欢褒姒和伯盘,结果被申姜和她生的儿子宜臼后来居上,成为嫡妻和嫡子。”
宣王静叹道。
儿子的婚姻问题是他晚年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千亩之战,王师大败,申侯的要求——娶申姜为妻,宗周压根没有反抗的资本。
天子宫湦二年,宗周巨震,岐山崩,泾、渭断流。
“要完了,要完了,不祥之兆啊!连岐山都崩了,三川断流,我的天呐!”
武王发连连哀嚎。
“传说夏朝灭亡的时候,伊、洛断流,当年商朝末年的时候,河水断流。”文王昌哀叹。
“看来是天要亡我大周了。”
“呵呵,你们周人就爱信这些什么河神啊、山神啊降灾什么的,各种谶纬之说到处都是。”帝辛不屑一顾。
“我早就说过,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应该是救灾,而不是在那哀叹药丸药丸。”
“这回我赞同帝辛的观点。”系统笑道。
这破方块,他都来了这么久,这好像是第一次听到说他好话。帝辛腹诽道。
然而这时的宗周不但没有去救灾,反而趁机去攻伐戎人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算现在去救灾,这几年的收成也无法保证了,不如先去戎人那抢一波。”
执政卿士皇父提议道。
“皇父也是老来昏聩了,这么奇葩的招数都能想出来。”宣王静十分无语。
老了,都老了,皇父也不再是当年那个随他出征淮夷的明惠小子了。
要是能抢赢就算了,结果打了败仗,屁都没捞着,灰溜溜地回来。
这回民间的诗人们可坐不住了,直接开骂现在执政的卿士们都是一坨。
其实自从懿王以来,周德日衰,国人喷宗周朝廷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诗人们还写诗作刺,这些诗词在民间还广为流传。
不过以前被喷的主要是天子和他的亲信们,这回目标转向了卿士们。
什么不识时务,结党营私,任人唯亲,中饱私囊,全往卿士们头上招呼。
至于卿士之首皇父,更是被喷了狗血淋头,自古贪官有的他都有了,甚至还有说他架空天子。
而我们的天子呢,即位三年以来,天天待在褒姒那厮混,啥也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