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自从被囚禁以来,似乎明白他所犯的错误,一直在府中休养生息,所以他的奏折由唐俭递上,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李渊关心的,是这个奏折里面的内容。
秦王的奏折之中,提到了河东的计划,如果那个人,在河东起兵,刚刚从战火之中平静下来的河东势必会再度骚乱,这个时候,正是李唐的机会。秦王表示愿意再度领兵,收复河东。这个计划,看起来似乎不错,重新掌握对隋杨的主动权也正是李渊所想的,只是,如今的大唐,着实让他担心啊!
关中精锐,在河东一战中尽失。虽有陇西、巴蜀精兵补充京畿,可是这些人毕竟不是关中人氏,就算忠心度尚佳,但是当强敌来临,一旦战事不利,恐怕这些士兵就会想家,从而出现逃兵。这,并非危言耸听,当初,在江都的士兵之所以哗变,就是因为关中被李渊攻取,禁军骁果思家心切,这才纷纷逃窜,进而发生宇文化及兵变,弑君的一幕。
这其中的原因,李渊自然知道,所以他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对于李世民的奏折所言,李渊明白,所以他在沉思,究竟该怎么办呢?毕竟,河东有大河、群山阻碍,要想直接攻打河东是不可能的。那个人,真的会在河东叛乱吗?可是,从定胡到龙门,还有很长的距离,如果是到蒲坂那就更远了。
如果没有这两个地方之其一,尚或是更为靠南的风陵渡,要想进入河东,无疑是天方夜谭。所以,李渊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啊!毕竟,他不能将大唐的国运寄托在一个有着胡人血统的蛮夷身上。
一切,还得靠自己啊!李渊如是想,这是他自己的经验,也是历史的教训。将希望寄托于他人,这几乎是不可靠的。而且谁知道,那个人会在什么时候造反呢?而且就算是造反,他能够攻下最近的龙门,让唐军顺利的进入河东吗?
所有的一切,看似美妙,其实都是虚幻,并不牢靠啊!
&ldo;父皇!&rdo;声音响起,是早起的太子李建成,此刻赶来,也是为了协助李渊处理政事。毕竟李渊刚刚病愈,还需要保养龙体。
李渊看着他那略显消瘦的脸颊,知道他这段时间,也是兢兢业业,动脑不少。是以李渊微微的叹息一声,心情复杂的,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他,问道:&ldo;建成,你怎么看?&rdo;
李建成接过李渊手中的奏折,仔细看了看,在李渊灼灼的目光中沉思。片刻后,道:&ldo;父皇,此事若真,倒也是收复河东的一个办法!&rdo;
&ldo;唉!&rdo;李渊站起,眉宇之间,还是有些忧虑:&ldo;建成,这也是朕所担心的啊!&rdo;踱了几步,李渊抬起头,问道:&ldo;其实以大唐的实力,如今虽是进攻乏力,可是也是自保有余。如果是假,一旦朕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在河东再度折损,恐怕就连自保也是不能了!&rdo;
河东一战,的确是损失巨大,幸好关中有着极佳的地形,这才使得他暂时自保无虞。可是,关中狭小,陇西苦寒,巴蜀运转不便,如果他李渊只是想要称霸一方,那倒也足够了。可是谁叫他的心中,有着宏大的目标呢?
一统天下,挥师东征北伐,建立起一个巍峨的煌煌大唐!可是这一切,随着河东的失败而变得犹如水泡一般的易碎易破起来。如果再将最后的精锐投入,成功了还好,若是失败,大唐就将万劫不复。
&ldo;父皇!&rdo;李建成思索,声音轻轻的响起,道:&ldo;如今国事艰难,秦王愿意领兵,为国分忧,也是好事一件啊!&rdo;
李渊的脸上,露出一丝赞赏的神色,这才是大唐的太子,胸襟广阔,气度不凡!只是,想必那个孩子还在生闷气吧!
&ldo;那依你之见,又当如何?&rdo;李渊问道。
&ldo;父皇,秦王久在河东,不如就让他带陇西精兵,驻扎在冯翊郡,布防在朝邑、韩城一带,名为防御,实则侯河东有变,即刻出兵河东响应,伺机收复河东。&rdo;李建成说道,眼睛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父皇为何要一力的打压秦王,李建成自然是知道的。在这种情况下,他敢向父皇进言,让李世民带兵,可谓是心中忐忑。只是他明白,陇西精兵让李世民带领,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至于如今暂带陇西精兵的李孝恭,李建成另有想法。
&ldo;父皇,赵郡王于巴蜀关系颇好,不如让他率领巴蜀精兵,伺机出关!&rdo;李建成想了一想。
&ldo;出关?&rdo;或许是因为年长求稳,李渊对于李建成的建议,显然有些惊讶。
&ldo;父皇。隋杨攻击王世充,势必是两败俱伤。父皇只需要坐等两军力乏,出兵潼关,大唐雄师一定可以取胜!&rdo;李建成笑道。
以逸待劳,趁火打劫。端的是好计谋,李渊沉吟。如果能够趁着隋郑两军最为虚弱的时候,出兵洛阳,不仅可以攻取洛阳,还能击败隋军的主力,一雪前耻,再扬大唐国威!
李建成的建议倒也中肯,分别让李世民、李孝恭带领陇西、巴蜀精兵,以他们各自在当地的威望,一定可以压制住这些士兵,不至于出现李渊所担心的情况。
想到此,李渊拍了拍李建成的肩膀,道:&ldo;建成,委屈你了!&rdo;
李建成笑道:&ldo;父皇,国事为重!如果能够收复河东,儿臣受点委屈又算什么呢?&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