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天子现在只信任宗室将领,倚靠宗室之力,扫平天下。
而宗室们也的确是对得起大汉的委托,在天子离乱遭难之际,心怀汉室天下的都是这些宗室大臣,不论是刘表、刘繇还是刘备都纷纷向东迁后的洛阳朝廷表示恭服。
不论是真是假,这些宗室们都喊出了匡扶汉室的口号。与袁术不死不休,没有任何迟疑。
要不是袁绍、曹操这对盟友,天子实在是忌惮,甚至连给他俩册封的官职也要在刘表之下。
当然了,朝廷在天下名望方面做了平衡,就得在实务方面,给孙策极大的补偿。
如今朝廷册封了孙策为扬州牧的同时,又允孙策都督交州军事。
那这就给了孙策开拓交州的大义,将来师出有名。
不要瞧不起交州,交州在大乱之前,也是有七郡五十六县,在籍五十万户,两百万人。仅最大的一郡,交趾郡,就有十二城五十万人。
刘备在当阳被曹操击败时,就曾想投靠苍梧太守吴巨,而这位吴巨之所以能抗衡曹操倾国之师,便是因为他麾下有十一城四十六万六千七百多人口!
而且交趾多黄金、珍宝、玉石,是东吴最重要的财富来源之一。
孙策若能兵不血刃拿下交趾,两百万人悉数听令,那天下群雄就不用再逐鹿中原了,孙策已然胜券在握!
只是要拿下来这里也没有那么容易,刘表派军攻打交州多年,最后也没打下来。
反倒当地生灵涂炭,两百万人死到最后只剩下几十万人了。
由此便能知晓天子给孙策的这个都督交州军事有多大意义。
当今天下,中原诸侯没有人能强力掌控交州,而孙策有朝廷大义的情况下,挥师进入这七郡五十六城,只要能牢固掌握这些文明郡县,使地方长豪强认可江东长吏,不发起叛乱。
那孙策就等于初步掌控了交州,获得了数十万甚至近百万人口。
如今交州地方瘴气丛生,林深草密,孙策也没兴趣派兵到地方上剿灭山林里的豪强、贼寇。
他只期望一支偏师能够顺利的开拔进交州城池,尽得一州七郡五十六县之地。没有郡县太守、县令及地方豪强与他为敌,拒不接受建康政令。
当然这一切距离当下还比较遥远,孙策即便要派一支偏师挥师南下,那也不是现在。
江东的水师还在全力往淮河沿线运输近万步骑,建康的大军主力还未来得及开拔。眼下江东的全部精力,还是在讨伐袁术,夺取淮南上。
孙策从钟繇手中接过印绶、节杖,郑重的向钟繇回道:“臣初领兵,年未弱冠,虽驽懦不武,然思竭微命。惟术狂惑,为恶深重。臣得为天子所见奖饰,遂因国恩,抚绥东土。今奉辞罚罪,庶必献捷,以报所授。”
钟繇满意的点头,说道:“天子素以将军忠义,望将军能不负天子之恩,大兵齐进,荡平叛逆,早传捷报。”
聊过公事之后,孙策便设宴款待钟繇,说道:“孤若能击破袁术,扫平淮南,必遣使供奉,输东南之赋。”
这对朝廷而言当然是好事。朝廷为什么一直重视刘表、曹操远胜刘备、孙策?
同样是宗室,刘表已经封为司空,而刘备仅为左将军。作为外将,曹操已然位居卫将军,而孙策却只担任征南将军?
无他!只因朝贡能力不同而已!
刘表、曹操皆近在京师附近,年年皆可往雒阳输送贡赋,军资委输,前后不绝。
尤其像曹操,在许县屯粮,大获丰稔,得粮数百万石,一年往雒阳送十万石粮食,就能解雒阳之困。
而刘备进军沛地,也是往豫州扩展,所以被授予督徐州、豫州二州军事之为人。他往雒阳运粮,也比江东方便。
只有江东供奉,前有袁术阻绝,后有刘表、曹操为敌,难以随时供应。
钟繇闻孙策此言,立即欣喜,说道:“将军世受宠遇,分义深笃,实乃国家之幸也。”
孙策笑着说道:“为国分忧而已。正好孤亦有一事,欲请教于钟侍中。”
钟繇立即拱手,说道:“敢不从命。”
孙策点头,说道:“孤正是欲向钟侍中打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