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科办公室内,一堆数据在屏幕上滚动。金碧皇宫的每一笔交易都经过精密设计,金额巨大却不露痕迹。
"有意思。"数据分析师老徐说,"这些交易都遵循一个特殊的模式。金额尾数永远是8的倍数,而且每次成交价都比市场价高出35%到50%。"
李明盯着屏幕:"比如?"
"比如这件清代青花,市场估价300万,但最终成交价是408万。而且你看买家的出价方式。。。。。。"老徐调出一段视频。
拍卖会场上,几个买家正在激烈竞价。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的加价都很有规律,每次都是增加8的整数倍。
"这是在传递暗号?"
"没错。通过加价的方式来确定货物种类和数量。"老徐解释说,"比如加价8万代表手枪,加价88万代表自动步枪,以此类推。"
就在这时,财务专家也带来了发现:"我们查到金碧皇宫的几个离岸账户。有个奇怪的现象-这些账户每个月都会收到一笔固定金额的艺术品保管费。"
"多少?"
"每月888万。而且都是通过一家叫远洋信托的公司转入。"
李明立即想到什么:"远洋信托?查查跟远洋航运有什么关系。"
很快,资料就出来了。远洋信托表面上是一家独立的金融机构,但通过层层股权关系可以发现,它其实是远洋航运的一个秘密子公司。
"这就说得通了。"李明说,"他们用信托公司做中间周转,把军火交易伪装成艺术品保管业务。"
"不止如此。"财务专家说,"我们在分析账目时发现,这些保管费里还包含了一个固定比例的顾问费。收款人是。。。。。。"
他调出一份转账记录:"陈国平的私人账户。"
"数额多大?"
"每月35万美元。从三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
"这就是他的好处费?"李明冷笑,"难怪愿意提供军工技术。"
正说着,港口海关的情报送来。他们在检查历年的货运记录时,发现一个异常规律-每次金碧皇宫有大额拍卖,第二天必定有一批"艺术品"通过远洋航运出境。
"货值对不上。"海关人员说,"拍卖成交额往往高达数亿,但报关时的货值却很低。而且货物重量也很奇怪,动辄就是几吨。"
"他们是故意低报价值,避免引起注意。"李明说,"但重量造假就说明,箱子里装的根本不是艺术品。"
"对,而且你看这个。。。。。。"海关人员指着一份单据,"他们的货物都走特殊通道,不经过X光检查。理由是易碎艺术品,不能照射。"
"这需要什么级别的审批?"
"至少部级。而且。。。。。。"海关人员压低声音,"这个特批文件就是陈国平签的。"
李明立即调出陈国平的资料。在他担任军工部副部长期间,确实分管过军品进出口审批。这个职权让他可以轻易地为走私军火开辟绿色通道。
就在这时,技术科发现了一个价值连城的文件-金碧皇宫的"会员档案"。这份档案详细记录了每个买家的背景和交易喜好。
"都是大人物。"老徐翻看着档案,"军工企业高管、武器研究所专家、退役将领。。。。。。"
"等等。"李明指着一页,"这个金獒是谁?"
档案显示,代号"金獒"的买家在过去三年累计消费超过30亿。但他从不亲自参加拍卖,全都是通过代理人竞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