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云把自家的烦恼在王涛面前念叨了一回,王涛就跟姐姐说:“农村的屋场,哪有给闺女的道理,你家老太太实在是太偏心了一些。”
“哎,人家都是偏心儿子的,就我们家老太太,肠子都快长到嗓子眼了,手里头攥的钱也不肯拿出来,指不定以后还要给外孙女外孙子呢。”范姥爷以前是个大地主,家境殷实,都说老太太肯定还藏了大黄鱼呢。
王涛就替姐姐不值。
王家姐弟就是这样神一样的存在。
当初分东西的时候,可没说过这种话。
因为王涛跟王秀云走的近,范晓娟还是认识这个不常往来的亲戚的。
王涛扶了扶头顶上带着的工程帽,笑容满满的走过来,瞧见范晓娟就说:“哎哟,这不是大侄女嘛,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听说你现在在城里头上着班呐,现在都不回农村了,自家地界儿都找不找了吧。”
因为他瞧着是支书带来的,还以为范晓娟是找不到自家屋场了呢。
范晓娟冷眼一撇,心说就算我找不到自己家门,也不能在你面前露怯啊。
第116章
范家当初是很殷实,是暗戳戳的那种有钱,不然当初范爹被下放去了乡下,范妈一个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都靠老太太!
范家这位老太太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范姥爷是个纨绔二世祖,从小过日子就特别精细,解放后可真是吃了大苦头了,要他种地下田,这就算了,还不给吃好喝好的,要不是范老太总能在家里没余粮的时候,整出点东西出来,这老头就得饿死,就是因为有这样神级老太,范晓娟两兄妹才好好的长大了。
后来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两个舅舅不安分,非要去南方发展。
小舅很委婉的跟老太太说:“这些年,您存下的钱应该也不少吧。”
本来以为会遭这老太太狠狠削一顿,谁知道老人家想了想,竟然应了下来。
现在想来,老太太那个时候分家不是没有道理的。
大姐在困难时期照料过两个弟弟,母亲知道她的辛苦,不忍见她留下两个孩子什么都没有。
若老大不在了再分家,就不好给老大的两个孩子分了。
一代管一代,她的钱财分给她的下一代,养老也是该找下一辈的,老大身体不好,老太太是怕她走了,两个孩子为难。
范姥姥当时说:“你们要的可不是小数目,就算我能拿得出来,怎么能做到公心?老三啊,我没有重男轻女的观点,可我在养老方便又有些坚持,觉得是要跟着儿子们过的,不因为别的,你看你姐姐病成那样,她能照顾我还是我照顾她?她能给我养老吗,都是我肠子里掉出来的一块肉,不给她留点东西,总是亏心呐。”
老大是个闺女,缠绵病榻好多年,丈夫下乡后就失去联络,自己带着儿子跟闺女过。
老二媳妇身量不高,可肠子就有几十斤。
老三也光长心眼不长个子了,可倒是也记得大姐带大自己的恩情,说不出什么都不给大姐留的话出来。
最后商量好,既然老大留在京市,就把家里的宅基地给她,这块宅基地对于老二老三来说,不如钱实惠。
母亲跟着老二老三养老去南方,兄弟两一人得了一万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