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对儿子们表现的欣慰,也有对朝局走向的担忧。
萧羽、安国仁侍立在侧,也感到朝局与夺嫡纠缠起来,对国家未必是好事。
这时,
李庆揉了揉眉心,有点疲惫,随口说:
“朝局与夺嫡纠缠……你们怎么看?”
萧羽躬身说:“陛下,水至清则无鱼,朝堂之上,有些争斗,反而能让陛下看得更清楚。臣以为,不防顺势而为……”
哦?
李庆心想:你的看法倒是跟太师一致……
这时,
安国仁却反对说:
“陛下,夺嫡与朝局纠缠,必定贻误国事!臣以为,皇子比试之事,不能再搞了!”
哦?
李庆脱口而出:“那,安爱卿的意思是?”
“陛下,陛下可指定一位储君,用锦盒密封起来,昭告天下,届时打开便知……如此,方能避免夺嫡之争,混乱朝纲!”
哦……
李庆感觉也有道理,但两相权衡,还是顺势而为更为妥当。但低头想了一会儿,却想不出再比试什么。
这时,
李庆脑海中忽然一亮。
“对了,朕想起来了,前几日,不是有几个小国派了使臣来吗?”
“这样吧,就让他们几个,分别接洽!也算是继续比试吧……”
嗯嗯,
萧羽和安国仁对视一眼,心里瞬间明白——
这是比试外交能力呢!
只要不是北胡,其他邦交都不会出大事。
此策的确可行。
“陛下圣明!”
嗯……
李庆点了点头,似乎想到了什么,踱了几步,又说:“萧羽啊,这次就不用抽签了,朕亲自来安排。”
嗯,
“老大李泰,就接见索离!”
“老二李恪,负责西番。”
“老三李贞,就接待琉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