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仁也捋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萧大人说的是,老夫也觉得,四皇子似乎颇有韬晦之意……并非一味胡来啊!”
哦……
李庆陷入了沉思——
这个老四,从小就聪明过人,可谓非常靠谱!
若不是担心废长立幼引发混乱,他早就立储了。
可不知为何,三年前突然性情大变?
说话做事,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罢了,罢了。”
李庆摆了摆手,
“既然难分高下,就让他们去做点实事吧!到时候就分得清楚了……”
“陛下英明。”
两人躬身一拜。
……
此时,
定王府正堂,气氛凝重。
皇长子李泰端坐上首,面沉如水,反复衡量,感觉自己今天至少没有输。
这时,
孔达见他脸色缓和下来,上前说:“殿下今日之策,切中要害,直指‘治国之要’在于‘权’,臣当时偷看陛下,见陛下也深以为然啊……”
“嗯。”
李泰微微颔首,他当时也看到了。
但侍读马周却面露忧色,拱手说:“殿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李泰示意。
“殿下今日虽得陛下赞许,却也因此得罪了朝中百官与各大世家啊!”
马周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大乾江山,乃是皇室与世家共同打下。二十年前,陛下开科举,广纳贤才,朝中新贵亦是日益崛起。这两股势力,皆不可小觑。殿下今日之言,只有陛下,而无世家百官……臣当时察看,见有些人颇不以为然啊……”
然也!
“马侍读所言极是!本王确有疏忽。”
“无妨,殿下。”
孔达接过话茬,“此事易尔。稍后,待老臣与马侍读分头行动,备上厚礼,亲自拜访各大世家与朝中新贵,跟他们解释清楚便了!就说殿下今日之言,乃是为了在夺嫡,并非日后真正的施政方略。”
李泰点头应允:“如此甚好!有劳二位了。”
议完此事,
众人又将话题转到了其他几位皇子身上。
孔达鼻子嗤了一声说:“二皇子李恪,主张‘无为而治’,迂腐不堪,不足为虑。”
“三皇子李贞,提出‘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倒是有些心机。不过,他根基尚浅,难成大器。”
马周也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