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御书房,暖炉烧得正旺,但君臣几人内心深处的震动,却久久无法平息。
议论许久,众臣已经得出一个结论——
骏王的这次展览,固然有警醒的一面,更多的,却是意在讽刺!
这时,
李庆一边把玩手中的扳指,一边缓缓踱步,对众人的议论也颇以为然,于是喃喃说:
“这,自然是讽刺,可他到底是在讽刺谁呢……”
“又是讽刺何事呢?”
“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啊?”
他心想,这个展览,既讽刺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世家,又讽刺了附庸附雅的新贵,甚至还讽刺了这看似繁华,实则已有衰朽之象的大乾本身?
甚至,李庆在游园的时候,好几次都隐隐觉得,老四是不是连他这个皇帝也一起讽刺进去了?
故而,
此时一问,语气真的充满了错愕和疑惑,
一时间,
君臣几人都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思索,御书房内忽然安静得吓人。
沉默一会儿,
萧羽说:“陛下,臣想了许久,骏王或者是在讽刺时弊?毕竟,承平日久,百弊滋生,朝野上下,崇尚浮华……臣想,这样也好,让那些官员都去看看,也好有个警醒……”
嗯嗯,
此言一出,几个大臣也深以为然。毕竟,展览会上的节目大多数都是讽刺,各方面也都涉及到了。
李庆怔了一会儿,也忽然说:
“好!”
“萧爱卿说的是!”
“就该让那些尸位素餐的,全都去看看!”
“传朕旨意,朝廷六部三省,五品以上官员,必须去看!”
“每人需提交一份观后感,呈送尚书省备查!”
……
旨意一下,朝野震动。
谁也没想到,一场皇子看似荒唐胡闹的举动,竟然惊动了圣驾,还变成了朝廷官员的警示。
接下来的几天,望仙楼更是门庭若市。
只不过,这次来的不再是看热闹的百姓士绅,而是一群群苦着脸、硬着头皮前来领悟人生警示的朝廷命官。
他们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走进了那个光怪陆离的展厅。
看着那坨尊贵的狗屎,看着那些奇形怪状的物件和“行为艺术”,官员们的三观被反复蹂躏,表情从最初的错愕、不解,到中途的麻木、茫然,最后只剩下一种深深的疲惫和无力感。
回来后,对着空白的纸张,更是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