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每一项决策都灌注了法家“以法为本,以术为用”的治国理念。
陆德言、萧羽、杨忠三人暗自点头——
这李泰,果然是有章有法、可圈可点!
除了行事略显霸道之外,几乎无可挑剔。
陆德言在震惊之余,也有点担忧——
李家又出了霸才了……
到时候再来个李庆第二,世家就没有出头之日了。
要知道,大乾王朝本就是李家和世家一起建立的,本来就有轮流坐庄的意思,但李家连续好几代都很强大,让二十四个世家都感到无奈。
这时,
他见李泰决断如流,英明神武,心里真的不是滋味。
杨忠却是心里暗笑:李泰继位也没什么不好,到时候这些法家手段,一股脑都要压到世家头上……
反正他们这些科举党,又没有当皇帝的野心,谁上都一样,哪个皇帝也离不开他们!
……
三天后,轮到安王李恪。
李恪向来低调,为了掩饰,更是用尽了心机。
因此,
安王府的朝会,可谓是相当沉闷!
三个老臣和百官都要打瞌睡了,而李恪平平无奇,凡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拖了将近两个时辰,才把十二件政务处理完毕。
几个大臣扫了一眼,感觉真的非常一般!可谓是毫无亮点……
众人面面相觑,都有些失望。
但李恪本人却毫不在意,只是做足了表面上和形式上的功夫,大家也就不为难他,宾主匆匆而散。
……
接着,
雍王李贞的戏份上演。
李贞一身儒袍,风度翩翩,端坐在大殿之上,面带微笑,如沐春风。
与李泰的雷厉风行、李恪的平淡无奇不同,李贞处理政务的方式,充满了人情味。
他主张“以德服人,以礼治国”,凡事都力求均衡,不愿得罪任何一方。
六部呈报的事务,李贞都一一过问,仔细斟酌。
他时而与官员们商议,时而征求幕僚的意见,力求找到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一时间,
雍王府内,气氛融洽,其乐融融。百官们纷纷称赞,认为雍王殿下仁德宽厚,有明君之风。
陆德言和杨忠也暗自点头——
如果李贞能登上皇位,对世家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结果。对新贵来说,也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