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穿越到远古的经典好文 > 第79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47(第2页)

第79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47(第2页)

因此,治国无法则会造成混乱,守法而不知道变化则会行不通,无法和法不变通是不可以掌握国政的。社会变了,时代变了,改变法制是应该的。

譬如优良的医生,会随着万变的疾病,而使用万变的药。如果病变了,而药不变,这样医病是会伤害病人的身体的。

因此,做事情必须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变法的人要随着时代而变化。古代统治天下的七十一家君主,各家的法律都不同;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是因时势不同的缘故。

因此说:良剑期望它能斩断(东西),并不期望它一定是镆铘(有名的宝剑);良马期望它能行千里,并不期望它是骥鷔(最好的千里马)。

那所谓“成功名”,是古代国君所追求的目标,好像人们对于良马期望它能日行千里一样。(先王所要求的是“成功名”,并不一定要求有同古代一样完善的法令制度)。

楚国人有一个过江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一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来后,他从刻着记号的那个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在江上行走,而掉到水里的剑却没有动地方,在刻记号处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以旧法治理国家,就等同于刻舟求剑。时已变迁,而法不变,这样来治国,岂不是很难啊!

有一过江人,看见一人牵引着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哭啼。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因为他的父亲善于游泳。”

婴儿的父亲善于游泳,他的孩子难道就善于游泳吗?这样来处理事物,必然失败。乱国的为政,与此相似。

《吕氏春秋》主要着作:

3)《穿井得一人》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吕氏春秋》

释义:

本篇文章录自原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意思是说传闻往往失实,必须慎重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否则容易由误听而犯错误。

因此,听到传闻的事,要深入调查研究,不宜浮面领会,才能分清是非。

译文(参考):

宋国丁氏家没有水井,常要派人住在外面专管打水。等到他家凿了一口水井,告诉别人说:“我凿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个消息,传开去说:“丁氏家凿井,从井中凿出一个人来。”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君耳朵里。

宋君听了,也觉得有些奇怪,于是派人到丁氏家来查问。丁氏回答道:“现在家里有了井,无须派人住到外面打水,等于多得到一人使用,不是从井中得到一人”。

传闻到如此地步,倒不如不听传闻好啦。(不听传闻倒不会闹笑话,出差错。)

注释:

1、出:出门。溉:灌注。汲:从井中打水。

2、穿:凿。

3、闻:用作动词。

4、令人:派遣人。

5、使:使用。

6、若:这里作“如”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