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穿越到远古的经典好文 > 第47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15(第1页)

第47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15(第1页)

诸子百家散文(8)

4、《孟子》(1)

着作简介:

《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作为孔子学派的继承者,孟子站在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鼓吹他的所谓“王道”、“仁政”,主张恢复井田制度,回到奴隶社会。

孟子哲学思想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论点,就是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他借社会分工作为理由来论证剥削现象的“合理性”。孟子这种理论是为剥削阶级、剥削制度长存辩护的,因而成为中国封建统治阶级长期尊奉的基本理论。

他提倡“性善论”,认为人性生来是善的,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孟子》在宋以前,只列于诸子之林;宋始列于经部。南宋朱熹又把它编入《四书》,并为之作集注。

《孟子》共七篇(各篇分上下)。孟子的散文,气势磅礴,语句流畅,持论说理,富于雄辩,很有说服力,是古代散文中的杰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现在通行的注本,有《十三经注疏》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和清焦循的《孟子正义》。

孟子小传: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曾受业于子思(孔子孙孔汲)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未被采纳,晚年回家和他的弟子万章等着书立说。

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孔丘和孟轲,后世合称孔孟。

孟子的主要着作:

1)《梁惠王愿安承教》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佣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释义:

《梁惠王愿安承教》通篇用陪衬的方法来说明虐政杀人的残暴。

文章分两层写:前路以梃引起刃,以刃引起政,浅深相形,足见虐政杀人,惨烈同梃刃。

后路以“兽食”“作俑”低一层跌起,足见虐政杀人,较兽食、作俑,为害尤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