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断簪记洞房原文pdf > 第582章(第1页)

第582章(第1页)

姚氏冷笑着说:“当年,是我姚家帮衬着,他贺九龄才一步登天,说到施恩,难道不该顾念我姚家之助……”

冯嫲嫲脸上浮起一层薄笑:“姚家当年的确有高官人脉,可是大长公主说,若不重修养,没有襟怀实力,靠着见风使舵,溜须拍马,裙带关系爬上高位,官必不久……”

姚氏怒道:“你竟然诋毁我姚家?!”

冯嫲嫲弯身,“奴婢只是引大长公主平时所言。奴婢有幸从十岁就在大长公主身边听命,隐约记得大长公主曾说,当年姚少师得登高位,是因对郑氏言听计从,后来郑氏太傅等过世,先皇不喜姚家攀附郑氏,立意不再重用。姚少师不久就被劝致仕,长子被人弹劾贪污救灾银子万余两,次子又因不听人谏,治河不利,至水灾泛滥,淹田三千亩。先帝本有重惩之意,可那时先帝已对贺相另眼相待,先帝心地仁和,贺相忠诚有德,两人相投,先帝不想贺相因姻亲之过,累及仕途,遂对姚家轻惩不究,只让姚家兄弟自辞官位而已。后来贺相得朝事全权,对姚家多有帮衬,让姚家为官之人均全身而退,既未因与郑氏结党而被人指摘,也未因中途退出官途,不再为郑氏效力,而遭郑氏报复。若先皇所选之左相不是贺老相爷,姚家恐早不得保全!”

这些话别说姚氏没听说过,贺云鸿都没听父亲提起过,他入朝政时,姚家已经在官场没落。姚氏是幼女,他只以为是因为外祖舅舅们年纪大了不再为官。父亲从小就不让他与姚家多来往,他曾觉得是因为父亲有自尊……他眼睛微微睁大地看着冯嫲嫲。

冯嫲嫲见到贺云鸿的眼神,转脸向他说道:“大长公主曾觉得贺老相爷忠厚有余,奸诈不足,不同意先皇所选,但先皇认为治理社稷之人,需心怀悲悯,善待黎民百姓。我来之前,大长公主说,这些年来,贺相的确为民着想,轻赋减税,可惜,与先皇一般,心慈手软,姑息养奸,对内不惩恶,纵容党争,不理庸官,对外不强兵,容忍退让。我朝积年之弊,未曾得改,才至大祸。”

贺云鸿低头说:“多谢大长公主指教。”

姚氏对着冯嫲嫲摇头:“你信口胡说,谁能知真假?!我姚家……”

贺云鸿抬头打断道:“母亲请慎言!”怎么能说大长公主“胡说”?

姚氏一被打断,竟然没词儿了——她对父兄的政事从来没有多了解,贺相也不曾对她说过什么,她只牢牢记得当初贺相是借着姚家的相助才入了朝的,可是现在姚家也的确无人为官……

冯嫲嫲行了下礼说:“我去让人准备茶水。”走了出去。

屋中就剩了姚氏和贺云鸿,姚氏说道:“你把她们赶回去!”

贺云鸿叹气:“母亲,陛下跟我提了一句,大长公主是他的姑姑,他都要尊敬,何况我家?再说,两位嫲嫲也无恶意……”

姚氏说:“什么叫无恶意?!不许我这不许我那,一天都在我耳边说教!我是老夫人,怎么能听奴仆的?那个方嫲嫲,明显是大长公主送来恶心我的!让她们回去!”

贺云鸿摇了下头:“母亲,冯嫲嫲见识多,母亲可以与她相谈……”

姚氏怒道:“谁想与她相谈?!这是大长公主送来监视我的!你竟然帮着外人欺负你的母亲?!”

贺云鸿皱了下眉:“大长公主为何要监视母亲?”

姚氏说:“不就是因为我那夜骂了她们?!还说别人没有心胸,她自己就心胸狭隘!……”

门口一响,冯嫲嫲端着茶盘进来,给姚氏上了茶,又将一杯茶摆在了桌子上,推了下椅子说:“贺侍郎请坐。”贺云鸿自从进来,姚氏没让他坐下,他就一直站着。

姚氏没说话——她作为一个母亲没发话,哪里轮到一个嫲嫲发号施令?

贺云鸿行了一礼道:“母亲,我还有些公文要看,先告辞了。”

姚氏气道:“你才来了多久……”

冯嫲嫲开口道:“老夫人,国事重于家事,贺侍郎行将为吏部尚书,得陛下重用,食君俸禄,自当勤劳,老夫人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姚氏绷着脸说:“我今天一直觉得不舒服……”

冯嫲嫲对贺云鸿说:“今天两位郎中来看了,其中一位还是大长公主用了多年的老郎中,他们都说老夫人身体无碍,只是该平心静气,调心理性。我建议老夫人打坐学佛,老夫人尚未采纳……”

姚氏说:“我不管他们说什么,我就是不舒服!”

贺云鸿点头说:“那母亲就多休息……”

姚氏大声说:“休息休息!你除了让我休息还能说什么……”

冯嫲嫲说道:“老夫人!您为一府之长者,需有长者风范,行有止,言有佳,不能失态于后辈面前。何况贺侍郎乃是朝官,若无过错,岂能随意责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