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将来只会越来越好!”长孙无垢何尝不是盼着将来可以越来越好呢。
再说着一些闲话,李世民风尘仆仆地赶回来,看到李昭连忙见礼,“阿姐。”
“二郎。”长孙无垢亦唤着李世民,李世民微微颔首,“无垢你先回去,我和阿姐有事相商,没有吩咐不必令人进来。”
这是直接想打发了人,然后和李昭商议要事,长孙无垢从来不问原由,李世民既然有所吩咐,她便退下去
,自去办妥。
李昭倒也不说起身,随意地坐着,反客为主地道:“坐吧。”
李世民其实没想到李昭会来得那么快,快得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倒不在意这到底是在谁家,只管地坐下,冲着李昭轻声地说道:“阿姐能来我很高兴。”
“有什么好高兴的。”李昭端起长孙无垢才给她泡好不久的茶饮一口,意示李世民自便。
李世民在自己家还能让李昭招呼他吗?微微地笑着朝着李昭道:“阿姐昨日风头无人能敌,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却从来不知阿姐竟然看过那么多的诗。”
任是哪一首单独拿出来都是足以流芳百世的好诗,李昭竟然读过那么多。
“机缘巧合,只是机缘巧合罢了。”李昭再次感叹,往后就算是让她背诗,她也得悠着点背,看看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一个个巴巴地看着她,好像她这诗背得都成神了。
“昨日宴会上人多,许多话不能明言,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你有什么话尽可直言。”李昭前来都是因为李世民昨天晚上无意中流露出来的意思,讨得一句准话,还能岔开背诗的话题,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李世民敛去笑容,正色与李昭作一揖,“阿姐认为大哥这个太子做得如何?”
开门见山地问来,李昭道:“至少无可诟病。”
有李昭的劝谏,李建成还有那本太子手册指点着,到现在为止还算是为朝臣所称颂的太子。
“若为帝王,阿兄可以治理好大唐的江山,守住我们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吗?”李世民再问,太子不好当,可是皇帝更不好当,尤其是大唐的皇帝。
“父亲仁厚,为了争得世族的归附,也需仁厚,然这份仁厚也会给大唐带来诸多的问题,阿姐也曾执掌一地,阿姐如何作为,旁人不知,我却一清二楚,官多无为,是为累国。”
官多不说,规矩也多,一件事明明一个人可以做好的,却偏偏要分出去交给很多人去做,一个个都还你推我,我推你,都说是对方负责,到了最后,谁都不认,事情因此而搁置多少。
天下未定,但凡与战事有关的都会从急从权,可是天下一定,官制一定得改,否则隋朝因何而亡,难道大唐不可能因
为内部的问题而亡?
李昭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她之所以一直把持北地,到现在都不说把北境交回来给朝廷,就是因为不想让人插手,不愿意让他们毁了她好不容易才肃清的太平。
而此时李世民把话说出来,何尝不是在提醒李昭,这些事要是交给李建成去做,李建成能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