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峰好奇道。
“呵呵,对,就是那三本书。今儿个喜宴结束了,我打算把书还了,再借几本其他的。”
李长安笑着说道。
“到底是师父啊,文化人。我是看不进去书,一看就脑瓜子疼。”
赵晓峰嘿声一笑。
“我们也是。”
马华、徒弟也是笑着说道。
“你们啊,闲着没事的时候,多读读书,总是有好处的。”
李长安笑着摇了摇头,也没勉强自己徒弟,人啊,各有一乐,只要充实就好。
“哟,您就是李长安李师傅吧?还真和传闻中的那样,真年轻。”
李长安一行人到了地方,新郎官儿的父母都很是热情的和李长安打着招呼。
“李师傅,您的大名我可是早有耳闻了,你能来,那是再好没有了。是这,我们供销社啊,来了点儿海货,我给您预备了点儿。
待会走的时候,给您捎上,我儿子的喜宴,还请您多费心,辛苦辛苦。”
新郎官儿的母亲,一个略显富态的中年妇女满脸堆笑的说着客气话。
“哟!您这客气,实在是太客气了。这怎么合适啊这个……”
李长安连忙推辞。
“李师傅,甭客气,这都自己人,一回生二回熟,以后少不了各种麻烦您。等我孙子、孙女的满月啊,我还请您帮着操持操持呢。”
中年妇人乐呵呵的说道。
“得!那我就不跟您客气了,这先谢过了。您放心,到时候啊,这事儿我指定上心。”
李长安一听这话,也不再推辞,乐呵呵的谢过。
其实。
新郎官的家境,在图书馆的时候,那图书管理员也告诉过他了。新郎官老妈在副食品门市上班的,而他老子是肉联厂的。
这家境。
在这个年月,那是一等一的!
就算是在后世。
其实这种家境的,那也是上等家庭了。
海货。
这可是正经的好玩意儿。
四合院儿世界里,有很多书迷都认为海鲜什么的在这个年月根本不值钱,恨不得没人吃的那种,其实这还真是一种认知错误了。
海货在这个年月。
那也是相当抢手的。
别说现在了,就是在票证通行的大后期,到了八十年代,想要买点儿海货,还都是照样,也需要用相应的票才行。
新郎官的老妈,也是在副食品门市工作,才有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当然,该付钱的自然也是要付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