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渊盖金贞的谈判很失败。高丽和大唐的隔阂。依然是沒有缓解。看來。注定是要因此而引发规模更大的冲突。双方只不过都在酝酿。暗地里调兵遣将。准备有朝一日。撕破脸皮的那一刻。李绩率领的唐军。至今还驻扎在平壤城外。高丽的冬季。也赶上了时候。天上开始飘起鹅毛大雪。银装素裹的天地。是关中子弟最难熬的时段。中原人。一旦到了极寒地区。冻疮是最常见的疾病。有的士兵。手脚耳朵。全长上了冻疮。不能动。不能走。冻疮破掉之后。就是流不完的血水。根本不能打仗。患上冻疮的人越來越多。但大家都一直坚守着。不曾丝毫松懈。因为。就算环境多么艰苦。既然都已经打到了平壤城下。苦日子。熬熬就过去了。
挨近大唐边疆的辽东城。现在已经被划入大唐的疆域。老李也不打算还给高丽人了。直接在批文上。将辽东城改为辽东府。不少大唐的官员任命。已经调遣到这儿。甚至。老李还牵來了山东的农户安置在辽东府。也算是要将这块地同化了。在辽东城中。有五万精锐大军。囤积在哪儿厉兵秣马。雄踞着整个辽东三国。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物资和新兵。补充到辽东府。这儿算是一个正在修建的军事基地。
只要熬过了冬天。等到來年。春暖花开。这里。将是关中子弟的天下。
作为外交大臣。陈华已经很努力地像高丽表示唐王朝的用心。他三次去过高丽皇宫。也见到了渊盖金贞的大哥渊盖苏文。并且也看见了高丽的傀儡皇帝。在渊盖苏文面前的低声下气。当然。见面的结果。肯定是不理想。高丽一直强调。向大唐称臣。并且每年缴纳贡金。以十五年为期限。而且。高丽还勉为其难地做出让步。将辽东城划给大唐。笑话。辽东城都已经收不回去了。还不如顺水推舟。不得不说。高丽这招缓兵之计。如果是用來搪塞好大喜功的帝王。比如前朝的隋炀帝。肯定是早就结束了这儿的对峙。但老李是雄才伟略的。岂能容忍。在自己的纵容下。给后代子孙留下隐患。所以。老李的条件。则是丝毫不让。要将高丽成为新罗第二。放弃武装抵抗力量。并且。成为大唐下辖一州府。当然。老李也给了渊盖苏文的甜头。就是可以帮助他。顺利登上高丽的王位。加封他为大慈王。老李这招恩威并施。并沒有打动渊盖苏文。这狡猾的狐狸。总是和大唐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倒是不好突然向他发难。当然。时机未成熟。也是另外的考虑因素。
高丽这面保持着暂时和平的态度。渊盖苏文忙着剿灭叛乱的反王。唐军休养生息。准备迎接和高丽的冲突爆发。但还是有好消息。在这寒冷的冬天。让人心中暖意。
唐朝的水师。大败百济和东瀛的水师。唐朝军队。正式开始向高丽的盟国百济。发起迅猛的攻击。与此同时。新罗大将金庾信率兵出击百济。两国联军。势如破竹。已经将百济国内。数座城池攻下。距离百济的国都泗沘城。举目可望。两国算是整合在一起。水陆并进。打的百济措手不及。就算百济有东瀛的支持。在失去了高丽这个铁盟友。也只能举步维艰。距离灭国之日不远。
薛万彻的水师。打出了唐朝水师的名声。打败百济之后。牢牢把握住百济所有的海防。现在的百济。在拼水师力量上。在唐朝水师面前。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捷报的消息。一日接一日地往长安、辽东。平壤。金城。这几个地方汇报。能看见百济。向鱼肉一样被瓜分。最高兴的。当然要数唐朝那些带兵的将领。在军事地位上。百济就是高丽的一条手臂。如今。这条手臂。眼看着就要被截肢了。渊盖苏文。也不得不眼睁睁看着。不敢管。也不愿意管。
天气越來越冷。普通的防寒衣物。已经不能满足军队的需要。孤军深入敌营的李绩。也终于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几万将士未來的四个月。怎么度过严寒的冬季。这家伙。最近喜欢在军营外面望风。只要是看见运载货物的马车经过。都会亲自过问。是否长安送來了防寒的衣物。偶尔他也抓住陈华追问。他设计的东西。是否靠谱。怎么一去那么久了还音信了无。能体谅一个整天端着热水。给自己挨了冻疮的士兵洗脚将军的焦急。可是那些东西。也是急不來的。陈华在安慰这个火爆将军的时候。自己也开始讨厌这个漫长的冬季。一來。他们使臣团。不能即刻回国。也就是说。未來几个月。他将一直待在高丽。这简直要了他的命。要知道。家里的人。可等着他回去过年呢。看來是沒希望了。二來。陈华隐隐也担心。渊盖苏文。会不会将李绩这颗钉在平壤城外的钉子拔掉。如果两国一旦撕破脸皮。不承认所谓的结盟。那么。李绩这三万军队。肯定是首当其冲受害的。
在平壤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援军也不可能很快赶來的特殊地方。李绩一夫当关。是否万夫莫开。就不得而知了。但为了安全方面着想。沒事儿的时候。陈华也会在军营里面四处巡视防御工事。他好歹也是曾经在军中待过一段时间。身兼格物院的院长。提出一些比较先进的防御理念也是不错的。
对于陈华喜欢逛军营的防御。李绩明眼看着。私下却是偷偷高兴。这小子。终于还是帮村一二了。李靖曾大肆吹嘘。这小子的防御滴水不漏。李绩还真想见识。于是。在陈华逛过某处防御工事后。李绩总是会紧随其后。然后。在负责那处工事将领那儿了解到了情况。然后整个人就目瞪口呆了。
摆在李绩面前。在原有的防御工事上。原本是挖出來的壕沟和阻拦骑兵冲击的铁栏、刺钉。箭塔。沟渠。这些简单的运用。被陈华摒弃掉。而是形成他自成的一套。节节防御的理念。并且命人在军营前方三里处。修筑堡垒。所谓的堡垒。就是用石头和泥土混合。修成小房屋一样。里面可供弓箭手伏击对方。而敌军的弓箭手。却无法射中堡垒中的人。
看到这个。能够起到阻击的堡垒出现。李绩眼睛一亮。如果能够运用好。这放在军营前面的堡垒。就可以拖住对方很多时间。用作撤退最适合不过。
李绩心想。这小子。难道是看出來了什么。已经在着手准备逃跑的程序。李绩心里暗自偷笑。果然是个小狐狸。居然看出了。这支驻扎在平壤城外的唐军。最终的处境会很艰难。不过。这样也好。整个军营。能知道情况的不多。能够着手后路考虑的也不多。这小子。还真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
李绩看出了陈华的意图。就不准备再去视察陈华修改后的防御工事各种逆天。一个人为了保命。肯定是能够拿出自己身家性命去琢磨。在这一点上。李绩识人是很明白的。现在军营里。又有了一个人。和他一起担心着往后的事态变幻。李绩觉得浑身轻松。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人生最怕的就是孤军奋战。李绩虽然号称仅次于李靖的军神。又有苏定方得力辅佐。但也是英雄孤寂的。想到此行任务重大。能不能书写大唐历史。完成历來中原能人异士完成的希冀。李绩顶住的压力很大。他害怕失去每一个士兵。害怕军心不稳。害怕高丽如果将他们围住。还有多少人抱着必死之心。也要与之一战。现在。李绩觉得。自己放佛有一个知心的知己。尽管。这个知己。并沒有多说什么。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儿。都是在向共同的目的行动。
李绩现在很想喝酒。痛快畅饮。可惜。军中无酒。就算他是大元帅。也不能违背这个原则。他能做的。就是将自己的激情。化成对属下的关心。四处照看着那些身体不适。长了冻疮的士兵。亲自为他们送饭送厚衣物。他知道。战场上。离不开这些兵。大唐称雄之日。是靠这些士兵。千万白骨累积起來的功勋。
南征北战多年。李绩已经养成了。和属下士兵厮混在一起。同吃同住的习惯。所以。并沒有谁。会以为堂堂元帅。出现在士兵的军帐里面。会多么奇怪。相反。要是。一天沒看见他们的大帅。为那些士兵送饭送衣服。大家都觉得今天匪夷所思。
许多时候。李绩都会站在军营前。静静地望着远处灰色的平壤城。高大的城墙。如同一头盘踞的恶狼。李绩双眼无比炙热。一寸山河。漫天血。大唐崛起之日。普通的一座城池。怎能挡住大唐的铁骑。虽然。这儿。看似死地。但兵法上有云。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谁又能说。他们这一步棋。是兵险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