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族开始逐渐适应长江之畔的环境,他们凭借先天道体的优势,迅速学会了狩猎、采集、建造等基础的生存技能。
后土听从了司风在逍遥岛上提的建议,既然赶上人族出世决定从人族开始她的游历之旅。在人族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她告辞返回巫族,准备将所见所闻告知帝江等祖巫兄弟,随后继续她的游历之旅。
那些原本对人族心怀不轨的修士,在女娲与司风的双重威慑下,虽不敢有什么想法,却也没有离去。女娲本想驱逐他们,但司风劝阻道:“人族不可能永远蜗居于此,我们也无法时刻守护他们。既然他们对人族感兴趣,就让他们观察吧,只要不无故伤害人族即可。”
女娲默许了这些修士的存在。于是,不少修士开始混迹于人族之中,有的在虚空中远远观察,有的化作鸟兽近距离窥探,甚至有的直接与人族交流,试图了解这个新出现的“功德族”。
因为人族出世伴有天道功德奖励,所以在部分小修士圈里,又称人族为功德族。
三清自然也没离开,起初,他们只是站在虚空中观察人族,后来太清想起司风的叮嘱,化名李聃,亲自走入人族的生活。他与人族交谈同行,教导他们围猎捕食,甚至开始尝试传授一些基础的吐纳修行之法。
司风见太清并没有像其他修士那样高高在上地观察人族,而是选择融入人族的生活,与人族交流,教人族围猎捕食,甚至太清开始尝试教导人族一些基础的吐纳修行之法。
司风注意到太清的举动,心中明白他已在为人族摸索修行体系。这对人族来说无疑是一场大造化,而太清未来能立人教、成就圣位,也并非偶然。
然而,随着太清的修行体系逐渐传播,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一些人族凭借天赋,在太清尚未完善后续修行法门时,擅自尝试突破更高境界,结果导致行气混乱,险些爆体而亡。
幸亏司风和女娲及时发现出手挽救,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好在司风和女娲及时发现才没让修行出差错的人族爆体而亡。修行者日渐增多,太清忙于研究修行体系,无法时刻关注每个人的修行进展。
这段时间好在女娲和司风都在人族,有不少修士来找女娲,希望能在人族中收徒,传承自己的道统。他们或看重人族的天赋,或想借此交好女娲。
女娲征求司风的意见,司风表示:“既然他们愿意付出资源,这也是部分人族的机缘,不必反对。”
于是,在女娲的许可下,这些修士各自收了一两名人族为徒,带回自己的道场培养。
然而,太清并未传承自身之道,而是从头开创适合所有人族的修行体系,这在洪荒修士中实属罕见。女娲想起司风曾提到‘时机到了自会有高人指点人族修行’,不禁猜测:莫非太清就是那位高人?
她问司风:“逍遥子道友,太清道友的修行体系已完善了练气、筑基两步,你觉得这套体系适合人族否?”
司风微微一笑,点头道:“可行。不过,我们需要为他找一个专门配合实验的徒弟,否则任由他这样传道,等到体系完善时,恐怕会有不少人族因修行出错而遭殃,甚至危及性命。”
然而,像太清这样不传自身之道,反而从头开创适合所有人族修行体系的,却是独一份。女娲忽然想起司风曾说过“时机到了自会有高人指点人族修行”,不禁猜测:莫非太清就是司风口中的那位高人?
她问司风:“逍遥子道友,太清道友的修行体系已完善了练气、筑基两步,你觉得这套体系适合人族吗?”
司风微微一笑,点头道:“确实可行。不过,我们需要为他找一个专门配合实验的徒弟,否则任由他这样传道,等到体系完善时,恐怕会有不少人族因修行出错而遭殃,甚至危及性命。”
女娲顺着司风所指望去,只见玄都正懒洋洋地躺在一块大石头上,晒着太阳,神情惬意。作为第一个人族,玄都的天赋和灵性无疑是顶尖的,但他似乎对带领人族发展毫无兴趣,反而更享受这种悠闲的生活。
女娲有些尴尬地扶额,心中无奈:自己造的第一个人族,怎么是这般性格?真是……